前天午后,许兰芝没有像以往一样在暖阳下打盹,而是猫着腰钻进储藏室将十多个竹篮找了出来,摆放在院子里。这些竹篮是她去年结束采茶后收起来的,她需要趁着采茶工们到来前的晴日里将这些采茶工具拿出来晒晒。“采茶季就快到了,破了的竹筛要补,少了的竹篮要买。”她说。
事实上,前几天的晴日,类似许兰芝这样的茶农并不少,在翁家山的小道边,不少人家都趁着阳光和煦摆出了采茶工具来晾晒。爱好摄影的周舫俊一边拍着路边的竹器一边说:“我每个月都会抽几天来这里拍照采风,以往这里的茶农都会热情地招呼路人去喝茶,但这几天茶农们都忙着采茶的准备工作,招呼喝茶的人也少了起来。”
杭州翁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翁炳铨表示:“今年春茶价格不会大起大落。”
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西湖龙井开采时间将近,不过茶农们还是要关注早晨的气温。他说:“茶农们特别要关注是否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翁家山全村 提前找了1000多名采茶工 预计本月20日左右进村采茶
昨天清晨,杭州翁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翁炳铨独自上山查看茶树的长势。在一株面阳的茶树旁他站住脚凑近看了看茶树的树枝,一枚枚鲜嫩的绿芽已从树枝的顶端冒出,“现在冒芽的主要是这些日照时间较长的茶树,冒芽率占所有茶树的20%-30%,如果这样的天气再持续一周左右,新芽的萌发率将达到60%-70%,到那时就可以陆续采摘茶叶了。”
作为从事了数十年茶叶种植的老茶农,翁炳铨表示:“俗话说山地怕雪平地怕霜,今年雨水充沛加上这几天阳光明媚,如果之后还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好天气,那今年又将是个茶叶的丰收年。”
下了山后的翁炳铨也没有闲着,早在数日前他就和江西、安徽等地的采茶工约定了采茶的时间。“预计本月20日采茶工就能陆续进村,按照老规矩这些采茶工会在茶农家中吃住,现在全村的茶农都忙着打扫家里的房间,添置采茶工具,我做了初步的统计,今年仅翁家山一村就请了1000多名采茶工。”
翁芳是翁家山土生土长的茶农,13岁就跟着父亲采茶的她如今也已人到中年,虽然膝下一儿一女都已成人,但她还是表示仅仅靠家里人采茶远远不能满足采茶所需的人工。“因为今年春节比较晚,不少采茶工自家地里的活还没干完,所以费用比去年要更高一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个人一天的费用将近200元。”
补竹筛、购采茶工具 这几天茶农们忙不停
今年55岁的老龚是江西人,从事采茶工具销售工作。但在翁家山、杨梅岭、双峰山等茶农们看来他俨然是一名本地人。“每年采茶季我就推着我的三轮车行走在茶乡的山间小道中,也不用吆喝,直接会有人叫住我买采茶工具。”在老龚的三轮车上竹帽、竹篮、竹筛等商品堆得满满的,而一捆捆细长的竹条也随着三轮车的前行在他车边跳跃。
老龚透露,这些竹条是用来补竹篮、竹筛的材料,虽然现在不少年轻茶农更愿意直接换新的采茶工具,但他还是带着这些竹条走街串巷。“有些老顾客就爱看我补竹篮。”他说,而现在这个时节也正是老龚生意最好的时候,80元一个的竹篮、90元一顶的竹帽生意都挺好,等过段时间竹筛的销量也会相应提升。
摄影爱好者周舫俊每个月都会在杭州的茶山小道中穿梭,捕捉美景,他说:“以往来拍照茶农们都会热情地招揽生意,但现在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摆晒工具,走在小道间看着他们的忙碌,又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
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厅了解到,目前的气象条件很适合茶叶生长,不过茶农们还是要注意防范“倒春寒”的发生。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说:“茶叶休眠时的抗寒能力相对较好,最怕的是在茶叶萌芽时发生气温骤降并出现霜冻的情况,所以茶农们还是要小心防范。”
罗列万透露,从目前观测的情况来看,龙井42号将在本月20日前后开采,群体种的开采时间大约在本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