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绍兴公布首批历史建筑 一半以上是民居

2018-01-10 08:17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郑超

  于历史古城而言,老街巷、旧民居里的一缕烟火气是一座古城的精髓所在。

  漫步杭州都市圈湖州、嘉兴、绍兴等地,大量糅合历史文化韵味的建筑、民居,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诉说着最纯粹的“江南味道”,也成为大量外地游客追捧的风景之一。

  然而,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这些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难题之一。近日,绍兴市区首批历史建筑名录正式公布,半数以上是民居引发关注。这些民居的价值何在?又将如何被保护呢?

  绍兴发掘民间建筑蕴含价值

  区别于已挂牌保护的文物,一直以来,历史建筑由于没有真正的保护名分而屡屡“受伤”。

  “某种程度上,历史建筑就是编外的、候补的文保单位,它们能反映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只是相比已经有成熟机制的文物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的方式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完善。”绍兴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公布的绍兴市区首批历史建筑,共涉及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153处建筑,分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服务建筑、宗教及寺庙建筑、工业建筑、水利设施、其他建筑等类别,其中一半以上是传统民居。

  从建筑年代来看,跨越宋朝、明朝、清朝、民国时期、近现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其中,清代建筑最多,有77处;其次是民国建筑,有56处。

  “首批历史建筑名单近一半以上是民居,体现了绍兴历史建筑保护走入寻常百姓家,发掘民间建筑中蕴含的价值。”绍兴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越城区为例,入选的历史建筑多为历史街区内的民居。名单公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将进行挂牌,并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研究、保护、利用、修缮和宣传,让这些老建筑“留下来”后更好地“活起来”。

  杭州都市圈传统民居保护深入乡村

  就在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将北京等10个城市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的通知》,公布了全国首批10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名单,浙江有两座城市上榜,分别是杭州市和宁波市。

  杭州在历史建筑的保护方面起步较早,打破原来以名人故居、地标建筑、革命遗迹为主的文物保护格局,将建筑遗产的保护对象拓展到市井民居、家族宗祠、商业老号等“普通”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对普通民居的关注,在杭州都市圈已成为共识。湖州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还将目光投向了乡村古民居。

  去年5月,随着湖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出炉,湖州市区已先后认定并公布了3批历史建筑,共计102处,其中不少是乡村古民居,此次认定工作填补了对农村历史传统建筑保护的空白。

  天井用青石板铺地,内里作方砖铺地,是湖州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以我们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这里是湖州历代名门望族、富商官宦聚居之地,宅地院落大多沿河而建,面街石库门、临河楼阁、傍水河埠、黛瓦粉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群落。”湖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保护这些民居不仅为研究湖州传统历史建筑和民间民俗提供了依据,也留住了真正的湖州人的“生活”。

  而在嘉兴,也早在2010年就开始为首批69个历史建筑挂牌,中和街47号、南杨新村33号民宅、落帆亭北侧民宅、落帆亭西北侧民宅、汉塘弄张氏民宅以及闸前街多处民宅、月河街等多处民宅都名列其中。

  记者手记

  让民居实现“生活性”回归

  江南地区因其气候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有着大量反映当地人民生活的传统民居,热闹的街市,温馨的街巷,一派如清明上河图般的市井生活场景,让人留恋,这也是历史留给城市的美丽注脚。

  作为一种文化生态,浙江大多数民居承载着一个时期社会的习俗、艺术风尚及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是古城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者。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获得了“历史建筑”保护“名分”。但如何既能长期地保护它传统的风貌,又能继续为居民使用,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除了建筑本身,传统民居最需要被保护的其实是“生活”本身,不能让古民居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活”起来,其所谓的保护就会失去原真性。因此,除了保护建筑,更需要进行社会人文环境的有效保护,再现原有的市井生活,促使民居“生活性”的保护和回归。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