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习近平在庆元县看望和慰问困难老人。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咏南 摄
到浙江一年多,就跑遍全省90个县(市、区),习近平在浙江交出的这张“成绩单”,至今为浙江党员干部传颂。
来到浙江后,习近平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三个“跑遍”,强调要练好群众工作这项基本功,强调“办法就在群众中”。
“习书记身体力行,带动了全省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这个优良传统传承至今。”省委办公厅一位同志说,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一周跑三四个县,是习近平当时的工作常态。
被习近平称为“省级农民”的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多次与习近平一起下基层调研。他说:“习书记有过插队经历,在基层锻炼过,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他通过调查研究、进而研讨制定政策的这一套工作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前瞻性和创新性,不会犯官僚主义毛病。”
2003年,习近平主动提出将距杭州300公里以外、山路十八弯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
“即使现在通了高速,从杭州来我们村里还要3个多小时,那时候,来一趟是真不容易!”时任下姜村党支部书记姜银祥清晰地记得,2003年4月24日,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姜,一路上换了3种交通工具,“他先花近6个小时从杭州坐车到县城,又坐快艇三四十分钟到薛家源村码头,再换汽车一路颠簸约20分钟进下姜村。”
到了村里,大家都劝习近平先休息休息,他却一挥手:“走,到村里转转。”
正在春风里长出新叶的蚕桑基地,引起了习近平的兴趣。“我是北方人,对南方的蚕桑生产不是十分了解,你给我好好介绍一下吧。”穿行在桑树丛中,习近平抚摸着新叶,对姜银祥说。
“那时我想,这么大的领导来,说个基本情况应该差不多了。”
没想到,习近平却打破砂锅问到底。“老姜,开始种桑树时,你们一亩地种多少棵桑苗?桑苗是什么品种?从哪里买来的?”接连几个问题让姜银祥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会问得这样细、这样在行。”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4次来到下姜村。“看到村里谁家的屋门开着,习书记就会拐进去看看,村里大部分农户家他都去过,每次都先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姜银祥说,“进了村民家,都会问问大家过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
自带铺盖在农民家中住上一阵,跟老百姓拉拉家常,听听村干部们发发牢骚,为村里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在习近平的带动下,2005年9月,浙江省委就切实加强省委常委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作出十项规定,第一条就是“坚持基层联系点制度,每位省委常委都要确定基层联系点,每年到联系点和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解决基层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之后,市、县、乡三级也都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2017年6月19日,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闭幕后的第3天,浙江省委印发《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每位省委常委确定1个县(市、区)、1个乡镇(街道)、1个村(社区)作为联系点”。
时任丽水庆元县屏都镇敬老院副院长的杨梦蛟,至今都对3个“没想到”念念不忘——没想到,省委书记会走进偏远山区的敬老院;没想到,他这么操心老人们的衣食住行;更没想到,他还现场为老人们烧了一道菜。
2007年1月23日,傍晚时分,山区的气温已经很低了,杨梦蛟引着习近平快步走入敬老院文体活动室。见到老人们正围坐着下象棋,习近平也饶有兴致地加入棋局:“大家平时都怎么打发时间?”
“看看电视、唱唱戏,有时候剧团也下来演出。”
习近平微笑着点头,说:“老人家光吃饱穿暖不够,精神生活也要过得丰富。”
听闻杨孔和老人卧病在床,习近平坚持前去探望。“老伯,我来看看您。今天感觉怎么样,看过医生没有?”他一边细心询问着,一边俯下身摸摸被褥的厚薄,“晚上睡觉会不会冷?衣服穿得暖吗?”
听到老人肯定的回答,习近平笑了。他代表省委,向敬老院老人们送上3.5万元春节慰问金。
“给老人们的年货备得怎么样了?走,去看看你们的厨房。”习近平来到厨房,看到里面摆放着的一袋袋米面、一筐筐蔬菜、一块块猪肉,十分高兴。
“当时,炊事员吴开玉正在下一锅包心菜。习书记就走过去说,能不能让我来给老人们炒这个菜?然后他接过锅铲,很认真地炒了起来。”杨梦蛟回忆,习近平边炒边和大家拉家常,说,“你们看我炒菜的动作是不是挺熟练的?我当知识青年的时候,就学会了烧菜。”
“习书记还说,上年纪的人大多喜欢吃软的,你们要多留心照料。菜也要荤素搭配,注意营养。”杨梦蛟说,那天,老人们都觉得这锅菜格外香。
从厨房出来,习近平又径直走进了洗浴间,拧开热水龙头,用手试了试水温。当时敬老院的热水供应主要靠太阳能,那几天是阴雨天,水温有些偏低。习近平嘱咐杨梦蛟和乡镇干部:“要保证老人随时能用热水,如果太阳能跟不上,就用电烧。”
这一次调研,还有一个细节让杨梦蛟印象深刻,“听说省里有领导要来敬老院,我们就想准备个欢迎横幅,可镇上的干部告诉我们,‘上面说了,不要搞这些’。”
习近平下基层调研,从来都是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一名跟过他调研的干部回忆:“一次,习书记看到警车开道,还鸣着警笛,当即提出‘以后不要这样安排,以免影响群众生活’;外出调研时,他常与当地干部一起吃工作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既然来了,就要听真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为了使调查研究在全省蔚然成风,真正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基本的工作方法,2003年初,习近平在率先深入调研的同时,向省委常委会建议,召开以加强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中心组学习会。
就在这次中心组学习会上,浙江省委制定了《关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并对加强调研作出规定:县以上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必须事先充分开展调查研究。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并形成调研意见或比较方案的,一般不列入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的决策议题;省级和市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分别要有2个月和3个月时间下基层调研,主要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每年撰写l至2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调查研究报告,总结经验,指导工作。领导干部要在基层建立联系点。省级领导每年至少到联系点2次,市县领导要与基层联系点保持经常联系。
“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2004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举行新一年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学习会,习近平以“求真务实”为横批,诵读了他自撰的4副春联,作为自己的学习心得,再次与大家共勉。
在习近平的示范下,浙江党员干部坐在办公室的少了,访贫问苦的多了;跑上级机关的少了,下基层为群众办实事的多了。仅2005年上半年,浙江党员干部就实现了全省3万名困难党员走访慰问全覆盖,给50.4万名困难群众送钱送物计3.1亿元,并与12.11万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为群众办实事30余万件。
“习书记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总是怀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含糊。”时任浦江县信访局干部楼旭芳说。
2003年9月8日,《浦江报》头版刊登的一则公告“轰动”了这座小县城:9月中旬,中共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将参加浦江县领导信访接待日下访接待。一周后,又公布了接访的具体时间、地点。
当时,浦江因环境问题、拆迁问题导致上访激增,被列为全省8个信访重点管理县之一。
“领导干部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列;面对目前大量的群众信访问题,领导干部也应站在最前面,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
9月18日上午,习近平准时接访。“从没见过省委书记那么大的官,递材料的时候,我的手抖个不停。”因拆迁问题上访的赵仲富回忆。
“来,坐下慢慢说。”
“习书记,街道拆迁我们不反对,但图纸、规划、方案什么都没有,一句话就让我们搬,哪个愿意?”
习近平耐心倾听赵仲富的诉求,与他逐个商讨问题,讲道理、说政策,反复做工作,还再三嘱咐身边的当地干部:“要尽快拿出图纸,让老百姓一起参与,选出满意的户型。”
临别时,他握着赵仲富的手说:“今天我们是来诚心诚意听取意见的,对你们的要求我们充分理解。刚才职能部门从法律和政策的角度作了解释,采纳了你们合理的建议。希望这次接访后,大家能进一步加强沟通,达成共识。衷心祝愿你们通过旧城改造,过上更好的生活。”
上午的接访一直持续到12时。简单用餐后,习近平没有休息,又开始接待来访群众。
据统计,当天,习近平率省直15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金华市、浦江县党政主要领导,一共接访436批、667人次,当场解决91个问题,交办落实责任制的324件,定性处理的21件。
在下访中,习近平一再告诫当地干部,信访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必须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努力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从源头做好信访工作,关键还在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领导下访接待群众这项工作,贵在经常下去,长期坚持,必须靠健全的制度来保障。”
以2003年习近平下访浦江为契机,浙江拉开了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联动下访的序幕,逐步形成了省级领导坚持带头接访、市级领导坚持定期接访、县级领导坚持开门接访、乡镇领导坚持随时接访、村居干部坚持上门走访的5级接访机制。
习近平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刻在了浙江党员干部的心底。2017年8月,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在杭州下访接待群众时强调,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倡导建立的一项制度,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渠道,是促进干部转变作风、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式,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实施好。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还发起过一场“效能革命”。
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庄跃成介绍,当时正逢互联网兴起,一些机关干部利用上班时间炒股、打游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受到群众诟病,引起习近平的强烈关注。他明确指出,要坚决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划清界限,决不能把干群关系、“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和水火关系。
“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以创优服务为主题,根据各自工作特点,采取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着力解决目前依然存在的‘事难办’的问题。”2004年2月2日,习近平在全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发出动员令;7月9日,他又在省卫生厅检查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现场,中肯地点出了6方面突出问题:“事难办”、行政行为不规范、“文山会海”、“素质不高,本领恐慌”、“浮躁、涣散”等。他还明确要求,“有关整改方案要以适当的方式公之于众,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做到真查真改,真见成效,不能只讲不做,只查不改,搞一阵风,雨过地皮湿。”一位在场的领导干部称,习近平这番切中时弊的警示,让大家十分震动。
仅2004年一年,浙江共受理相关投诉19949件,办结19104件,6876名机关工作人员因机关效能问题受到批评教育等处理,其中受党政纪处分和免职、辞退、责令辞职共449人。紧接着的抽样调查显示,群众对机关效能总体评价“好”和“较好”的占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