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中心镇

东沙镇

2018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网络PK

2018-06-07 11:09:09 来源:浙江在线   

  一、基本情况

  东沙镇位于岱山本岛西北部,陆域面积23.46平方公里。全镇下辖泥峙、桥头、东沙、司基4个渔农村新社区,户籍人口17500人,总户数7865户。境内有东沙古渔镇、燕窝石笋等特色明显的旅游景点。县级主干道环岛北线(高双线)贯穿全镇,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商贸经济活跃。针对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一加强三整治”的原则,重点整治人民西路、桥头老街、人民西支路、桥头南路、桥头菜场以及东西入口门户、何桥线和兴东大道与人民西路交叉口等节点,整治面积约63公顷。

  结合东沙镇实际和现有规划成果,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科学编制《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以“塑风貌、弘文化、增绿化、治五乱”为整治理念,注重地方特色元素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构建“两带(人民西路风光带、兴东大道风光带)、一心(桥头商贸中心)、三节点(东部环北线入口节点,西部东沙中学入口节点,中部人民西路-兴东大道路口节点,去年年底提升规划方案又增加一处何桥线节点)、多片区”的风貌结构,重拳出击“五乱”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小城镇主次入口、农贸市场、街头绿地、滨水廊道等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的整治工作,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二、整治成效

  (一)细化项目落实,加快建设进度。作为岱山县第二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乡镇,东沙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单共计16大项,其中15个为工程项目。在这15个工程项目里面,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特别对各处立面、节点景观、绿化等进行了分部项目设计。现在所有项目遍地开花,到处都是施工现场。大部分工程在6月底完工,部分在7月底完工,计划总投资4600万元。

  (二)突出节点打造,重点构建四大门户。推动登山路节点、金三角区块、东沙中学入口、何桥线节点等片区改造,提升街道、景观点等城镇公共空间品质,全面融合古渔镇文化元素,精心设计四处节点景观“小品”提升“城镇家具”,凸显桥头、东沙风格一体化与区域性并重,实现“百年老东沙”旅游区与“时尚新东沙”集贸区的有机衔接。东接环北线入口,以“时尚新东沙”主题标志树立入口形象;中定人民西路-兴东大道路口雕琢地标,以海湾、沙滩缩影作为交通岛景观;南北线紧扣商贸集镇融合民国近现代风格元素,构建凸显商贸特色的标志景观;西近东沙中学入口集合民国建筑元素结合绿化铺设构建提供休憩驻足的停留空间。以上四个节点均已完成招投标,已全部进场施工。

  三、主要做法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在前期整治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  

  1、宣传欠缺,全民参与不够

  2、社区主体意识不够

  3、全镇干部合力不够

  4、总体进度不快

  5、规划引领不强,设计特色不够

  6、建、管未并重

  根据以上问题,召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推进会,提高重视,集结力量,科学分工,以五大措施,集全镇之力克服上述问题困难。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上下联动通力合作。配强领导力量,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配齐队伍力量,领导小组下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设在镇村镇建设办),抽调各科室办主任、下属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该工作的协调及指导。办公室下设七个专项小组,负责具体事务:现场整治组、材料档案组、宣传策划组、监督检查组、纪检监察组、执法保障组、社区工作组。专项小组落实具体工作,专项组组长由班子成员担任,落实项目专人负责制,根据目标、时限、内容制定专项工作计划,挂图作战,集中攻坚,定期上报工作进度。

  (二)强化产业融合,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建立一月一报告,一月一督查制度,“大事当日报,小事当日毕”的工作机制。监督检查上形成高规格督查机制,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社区民间监督组开展一月一督查。镇纪委主动作为,强化对小额工程项目监管力度。专项组互通有无,经常沟通交流汇报,工作进度由专人整合每月10日全镇通报。整治办每周梳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听取监督小组、村干部等各层次人员中好的意见,主要领导听取并提出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做法。执法保障组不定期对重点区域乱搭、乱堆、乱放问题进行突击综合整治,对辖域内车乱停、道乱占、线乱拉现象进行有效根治,从而彻底消除“脏乱差”现象。

  (三)加强各类宣传,发挥舆论引导优势。始终加强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形成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发挥媒体、自媒体优势,统筹、协调各宣传资源,利用各种传媒载体对工作亮点、制度亮点及时宣传跟踪报道,深入挖掘桥头文化内涵,微信公众号及时报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态,如专题报道商业街管理试运行办法的出台,收齐并反馈群众的意见。今年4月8日全镇举办创国家卫生乡镇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公民大行动,动员全镇力量决战环境提升战役,发挥网格、社区及群团组织优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整治现场的宣传标语、口号倡议书、悬挂横幅,喊响工作口号,提高群众知晓率。

  (四)结合重点工程,强化产业融合。以全面提升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以及城乡危旧房改造、全域旅游、垃圾分类、新农村建设等专项工作,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添砖加瓦。立足东沙实际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融合了省级风情小镇打造、把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也融合在一起,做到工作穿插分类有序、时间节点把握准确,把人文、产业、功能融入整治全过程,着力建设具有东沙特色的小城镇。比如,在产业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产业为基、产城融合”的理念,着力打造好司基生态农庄,作为小城镇的“会客厅”。在完善功能方面,我们针对群众的基本需求,在本次整治过程中,规划建设临时停车场、临时摊贩点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五)深入群众工作,鼓励全民参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更是受益者,要让广大群众知晓、关心,成为小城镇环境整治的监督者、推动者。群众工作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我们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强。通过全科网格深入群众对小城镇工作进行全方位、动态式宣传,及时报道成效,也敢于曝光问题。全面发动基层党组织、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凝聚起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

  立面改造

5前.jpg

立面改造前

5中.JPG

立面改造中

5后.jpg

立面改造后

  东沙镇商贸经济一直以来就比较繁荣,桥头是除县城高亭镇外的本岛各类店铺、商贩的第二大集聚区,特别是逢年过节,其热闹程度胜似“赶集”。但随之而来的“占道经营、跨门经营”以及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为提升城镇品质,塑造城镇形象,我镇专门委托设计单位对小城镇整治重点区域--人民西路沿线及桥头商业街道路两侧绿化、景观、配套设施以及两侧建筑物立面等方面,进行分段设计,分步实施,彻底解决房屋外部形象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的问题,达到建筑风貌多样化和风格特色的和谐统一。计划总投资800万元。目前所有立面改造工程均已完成招投标并进入施工阶段。

  四个节点

登山路节点一改造前.JPG登山路节点一改造中.JPG登山路节点一效果图.jpg

登山路节点改造前、改造中及效果图

金三角节点2改造前.jpg金三角节点2改造中.JPG金三角节点2效果图.jpg

金三角节点改造前、改造中及效果图

  创新风貌打造,树立特色本土理念。特色风貌打造有难度,但也是最出彩的地方。东沙镇在小城镇环境整治整治中以“两带、一心、四节点、多片区”为风貌结构,聚力攻坚16个整治项目。突出节点打造,重点构建四大门户,推动登山路节点、金三角区块、东沙中学入口、何桥线节点等片区改造,提升街道、景观点等城镇公共空间品质,凸显集贸中心与东沙古镇的衔接和过渡,实现“百年古渔镇”旅游区与“时尚新东沙”集贸区的有机结合。规划上,采取“专业+民间”的方式,把我们的整治设想提交给专业的规划机构,依靠专业的规划,把当地特色充分体现到规划方案中。具体实施上,要采取“土+洋”的方式,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立足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区位特点,树立“乡土的就是特色的”理念来塑造景观,杜绝过度工程化的建设方式。全面融合古渔镇文化元素,精心设计四处节点景观“小品”提升“城镇家具”,东接环北线入口,以“时尚新东沙”主题标志树立入口形象;中定人民西路-兴东大道路口雕琢地标,以海湾、沙滩缩影作为交通岛景观;南北线紧扣商贸集镇融合民国近现代风格元素,构建凸显商贸特色的标志景观;西近东沙中学入口集合民国建筑元素结合绿化铺设构建提供休憩驻足的停留空间。

车乱开整治1.JPG

车乱开整治

桥头社区黄马甲党员先锋参与环境整治.JPG

桥头社区黄马甲党员先锋参与环境整治

社区网格员走家入户进行小城镇宣传.JPG

社区网格人员走家入户进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宣传

私人建房现场测量.jpg

私人建房现场测量

综合执法巡查执法(摊乱摆).jpg

综合执法巡查执法(摊乱摆)

编辑:谢劼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