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象山县
象山“三治融合”打造善治平台
6月21日,象山县茅洋乡白岩下村仙岩风景区内,一条160米的玻璃栈道正在紧张调试。这条将于本月底试运营的栈道源自该村“村民说事”会。会上确定了修建栈道的资金来源,大家一致同意250户村民每户出资8000元入股,上级补助50万元,再贷款50万元。“清清爽爽,透明公开,村民都支持,大家干事就有了劲头。”村党支部负责人说,对于栈道的未来收益,村集体提成10%,其余分配给入股村民,实现了成果共享。在象山,以“说、商、办、评”为核心内容,集民意征集、矛盾化解、基层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村民说事”制度已运行近10年,成为当地村民自治的一个平台。日前,该县出台《2018年深化提升村民说事工作要点》,将这一制度升级。“在自治基础上打造‘三治融合’的‘善治’平台,助力乡村有效治理和全面振兴。”象山县“村民说事”办主任朱约余说。
围绕“治理有效”这一总要求,对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版“村民说事”推出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居民说事、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等十方面举措。

绍兴·柯桥区
柯桥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选位”
“10万元,成交!”近日,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中墅村一场“微型土拍”落槌。3人参与竞争、10轮举牌,最终一块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花落”该村村民李国泉手中。这成为绍兴宅基地“有偿选位”的第一槌,更是我省对中央提出“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又一有益尝试。近年来,夏履镇在农民住房“刚需”已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如何解决农村“改善型”住房建设用地的问题,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国泉一家四口,虽有宅基地,但房屋陈旧、位置光线均不佳,“就想着能换一块宅基地,造一幢新房子”。
前不久,经过反复摸排、征求意见,村民住房基本解困、村级经济又相对薄弱的中墅村,推出了一块在“一户多宅”整治中拆出来的宅基地,公开“有偿选位”,价高者得。李国泉马上报名参加。
“有偿选位”,用市场手段因地制宜盘活农村宅基地,既满足了部分农民改善住房的需求,更增加了村级集体收入。竞拍所得的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纳入村级“三资”统一管理,取之于户,用之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