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的太阳照射着绿油油的连片稻田,每年8月,杂交制种稻进入抽穗期。
跑基地、蹲田头、做试验、记数据……宁波杂交水稻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马荣荣和他的团队披星戴月,恨不得一天掰作两天用,直到夜色浸透大地才收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人民群众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在这个历史性的跨越背后,就有包括马荣荣在内的无数创新团队30余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
躬耕大地,矢志不渝。30多年来,马荣荣和他的团队在广袤的田野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续写了7000年河姆渡稻作文化新篇章。
勇闯“禁区”的年轻人
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两次育种革命,中国水稻单产提升陷入瓶颈。如何实现育种手段和育种技术的新突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在攻关籼稻杂交技术。
在宁波,马荣荣等一帮市农科所的年轻人,选择了另一条路——粳稻杂交和以此为基础的籼粳杂交。
这条路并非无人尝试,但没有人成功过。由于杂交粳稻育种纯度不高、增产优势不明显,省农科院等五大院所相继终止了研究,但马荣荣没有放弃。
1996年,这项研究依然未能取得突破,宁波市相关部门考虑终止项目。在这个关键时候,马荣荣主动请缨主持课题,并立下军令状:保证在5年内育出增产10%的杂交粳稻。
2000年,马荣荣团队兑现了承诺,杂交粳稻品种“甬优1号”横空出世,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稻种,当年在全省推广种植20万亩。
闯入粳粳杂交“禁区”的马荣荣没有止步,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向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世界难题进军!
籼稻和粳稻分属水稻的两个亚种,将籼米蓬松清香与粳米柔滑甘润的优点有机结合,是国际公认的理想而更具增产优势的方法。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籼粳杂交项目让无数国际优秀团队铩羽。
马荣荣不信这个邪,强大的信念引领着他和他的团队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2005年,马荣荣团队率先育成籼粳杂交稻,为我国高产杂交水稻培育开辟了一条新路。次年,“甬优6号”被原农业部确认为首个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
这是水稻领域继矮化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的第三次育种革命。
把最好的种子交给农民
2017年底,经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专家测定,衢州江山石门镇泉塘畈甬优12号单季晚稻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1010.99公斤、攻关田亩产1071.51公斤,首次在浙江省实现了“双千”突破。
“一颗优质水稻种子,从开始筛选到最后交由农户种植,至少需要17年的时间。”马荣荣说,种子能量的释放,需要管理者、推广者、经营者、生产者共同努力。
1990年,马荣荣主持了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的合作育种,双方实行“成果共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是国内最早以合作育种方式建立的籼粳杂交水稻种子经营机制。
马荣荣和负责推广的市种子公司经理王晓燕在春耕前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跑。宁波、绍兴、杭州,300多个乡镇跑了好几遍,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
各地高产示范方、试验田要看,全国各地的区试要参加……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没有压垮他们,吃不尽的苦头也没让他们低头退缩。
随着品牌优势凸显,“甬优”稳步走向全国,从2012年的浙江、福建、江苏、广西、上海等5个省份,成功拓展到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等12个省份。
在江苏兴化,江西鄱阳,安徽白湖农场,湖南龙山、辰溪,马荣荣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培育出新品种,超高产栽培捷报频传。“甬优”在多个省份表现“抢眼”,被誉为我国水稻种植史上的一大奇迹。
目前,“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累计推广面积4280万亩,其中今年推广面积超过550万亩,累计增产稻谷31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82亿元。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人们对大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马荣荣把握消费大趋势,在获得稳定高产的前提下,通过品种选育不断改善和提升米质。
作为团队的“大脑”,每年5月份,马荣荣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看育种材料,优化组合。整整一个月时间,他就像一位艺术大师捕捉着创作“灵感”。
在实践中,马荣荣提出大规模育种理念。在抽穗到收割的50天里,他扎在田地不断地观察、比对……
育种团队一年可以从稻田里收集到8万多份材料,多年的积累为“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
精益求精的标准、坚持不懈的追求,使得“甬优”家族不断壮大,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品种。
在目前马荣荣团队研发的51个组合品种中,16个米质达到部颁二等以上,其中,“甬优”9号、“甬优”7753分别由福建和广西审定,达到部颁一等。
今年上半年,在全省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总结会上,专家们根据米饭外观、气味、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五个指标,评选出十个2017年浙江“好味稻”品种,“甬优”品种占到一半。
从观望到接受,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高产优质的“甬优”种子。2017年,种子销量达到270万公斤,销售额1.62亿多元,今年销量将突破3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