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乡村还能再回得去吗?(5)

浙江乡村再无留守儿童一一基于庆元东部乡村调研

2019-12-20 15:10 来源:微信公众号《绿谷随笔》  作者:徐峻

011.png

1

  庆元东部11个乡镇调研,再次证明笔者近年来观察乡村得出的一个结论:浙江乡村留守儿童现象已经基本不再存在。

  这个结论不是轻易可下的。前不久千岛湖失踪女孩章子欣也是一个留守儿童,乡村中个别少量的留守儿童,谁敢说已经不复存在?

  近几年来,笔者去乡村,比起当年在职场上还多的多。每次都会关注留守儿童现象,不仅在明显大大减少,后来甚至是到了看不见的程度。不仅如此,更作为一个调研话题,从乡村学校,乡村数据、乡村干部、村民家里,多角度了解和观察,努力得出真实的结论。‍‍‍‍许多次专拣双休日和节假日去乡村,就这个问题进行观察和调研,力求与事实更加接近。

  坚持数年观察和调研,在乡村振兴内容授课中才与学员分享一个结论:浙江乡村留守儿童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尽管如此,在体制内深耕几十年的也算是资深的宣传媒体人,为郑重起见,几年来也未敢见诸文字,惟恐有违事实。

022.png

  这次庆元东部最大连片空心乡村,5个工作日的11个乡镇、近30个自然村的零距离观察,百来位乡村干部和村民的询问,再次印证了几年来自已观察得出的结论,才首次把此结论见诸文字。可能是自己孤陋寡闻,未见媒体报端介绍过此结论,也算是曾经的一位记者对浙江乡村新闻报道的一个补充吧。这确实是凭个人之力,尽管没有政府大数据的支撑,但也是在观察相当量的乡村实情后得出的结论。

  小文主题原来是用“但愿”字眼,因为考虑到留守儿童在全国乡村仍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如果有人拿千岛湖失踪女孩章子欣留守儿童等个例来说事,不能说全浙江就找不出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的事例。但那不是新闻标题,与笔者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还是有差距,最后把“但愿”去掉,用肯定语来记录浙江这件新闻。与前些年乡村到处可见的留守儿童普遍现象相比,笔者说基本上也就是说总体上留守儿童现象已经不再存在,是完全符合事实的,是肯定站得住脚的,是一种郑重态度的观点表述。

  不要小瞧这个结论。在宣传报道浙江乡村振兴和农村改革发展成绩单上,留守儿童现象不再存在,应是这张成绩单上最亮丽的一个成绩。浙江政府官员可以为其获得一个不亚于完成当年首脑峰会接待工作的奖项,浙江人民可以为其雀跃欢呼也不算过份,媒体报道出来评个新闻大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浙江作为最早让留守儿童现象不再存在的一个省份,是对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作出的又一个重要贡献。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件可以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大事,是可以帮助几十万乡村儿童成长、带来无数乡村家庭的幸福的一件大事。

  如果说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一个伟大变迁;那么全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大硕果。明年中国将宣布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浙江不再有留守儿童现象作为一个见证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033.png

2

  庆元东部最大连片空心化乡村,对全省有无留守儿童现象具有决定性的鉴别作用。这里外出打工者数量和比例最大,相对经济条件也比较差,诺大的连片乡村没有留守儿童,自然可以得出浙江再无留守儿童现象的结论。

  我们一行二十几个村走下来,没有看到过一个留守儿童;近百个乡村干部和村民告诉我们,农村留守儿童近几年绝对没有了;再说乡村原有的学校全部撤掉了,乡村再无学生,也就自然再无留守儿童。

  县里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更是说明这个问题。全县100%的高中学生,90.6%的初中学生,85.2%的小学生,85.7%的学龄前儿童都在庆元县城就读。仍在东部学校就读的小学生247人占比2.7%,初中生194人占3.6%。

  这次走进庆元东部乡村,有两件事令笔者感到欣喜和慰藉。一件是占87%的村民离开大山在城镇落户生活的都还可以,他们总体上不会再选择回到山村生活。一件是乡村里再无留守儿童的身影,说明乡村儿童都生活在他们的父母身边。

044.png

  18年前,庆元东部乡村第一波打工潮已经开始,相当一批村民都已离开家乡。但他们的孩子都还留在乡村。笔者每到一地都会去乡村学校走走,他们中许多是留守儿童,困难与孤单刻在这一群体的脸上,至今仍记忆深刻。

  曾记得有两件事。一件是某天晚上散步走进庆元县中,看到不少学生仍在过着我们当年带梅干菜吃一周的生活,感慨不已。回到市里向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分管领导讲到此事,为促进后来的营养午餐起到了作用。

  一件是在东部乡村因汽车故障下来休息散步,碰到二位年轻帅气的男性民办教师并与他们聊起天来。得知他们是附近的乡村民办教师,月工资只有500元上下。他们从小车判断出聊天的人是位领导,便真诚的请教一个问题:是坚守乡村当民办教师,还是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当时正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流行之际。记得笔者还是很包容的鼓励他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尽管也说到自己很不舍年轻人离开庆元乡村。

  不知道今日这两位年轻人有无出去闯荡世界,在外面世界有无看到精彩,有无过上好日子。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擦肩而过。

055.png

3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2013年据相关部门的数据,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中也有很多人,表现出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但不可讳言,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笔者突然想起,自己也是一个由外婆抚养大的留守儿童。只不过在笔者那个年代,大家都过一样的穷困日子,相对而言与当今留守儿童相比各种阴影并不明显。

  大概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还是对笔者有影响的。作为十几年的记者,可以说对农村采访是比较勤的。在十多年前跑农村时,最让记者纠结的是在农村所看到的留守儿童的情景。

  那时的浙江农村,留守儿童是个普遍现象。走在乡村,进入农户,映入眼帘的大都是隔代的老人和孩子。特别是在世纪之交那几年,农房还比较简陋,环境比较脏乱,物质精神比较贫乏,特别是有不少儿童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那种孤独、无神、无助的眼神,多少年后也挥之不去。

  记得2006年在浦江采访时曾对当地主政者聊起,浙江应该最早结束农民工“孔雀东南飞”现象,特别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066.png

  曾关注,曾撰文,曾呼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每当有机会都会与在城打工者真诚建议他们把子女带在身边,尽管知道他们也是有很多无奈。

  笔者撰文授课都强调一个观点,一个留守儿童会毁了三代人,这也算是一句“盛世危言”了吧?

  据笔者观察,浙江留守儿童现象不再存在,这个拐点的时间是六七年前开启的。这些年来,笔者在浙江农村不间断的走动,最大的欣慰是留守儿童看到的越来越少了,有时几乎很难见到一个。为浙江进步而自豪,为农村发展而高兴,为乡村儿童而欣慰。

  这次庆元东部乡村调研,让笔者的浙江留守儿童现象不再存在的结论最后落地,并见诸自媒体向社会公布。这是乡村调研给我们的一个最大成果。

05.png

4

  浙江实现留守儿童现象不再存在,主要是通过两种路径来解决的。

  一种是浙江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浙江乡村外出打工者从10年前就基本上不再“孔雀东南飞”,南下大批量的打工已经结束。浙江农民基本上在本省城镇找到工作,并经过多年打拼在城镇稳定下来。安居乐业下来的父母,把原先留守儿童带来一起到外出务工的城镇生活。

  一种是本地城镇化的推进,实现当地以县城为中心的就地就近就业,特别是集中安置转移农村劳动力,全家统一在一起生活,从而实现不再有留守儿童。

  2006年,庆元县通过地质灾害点和灾后转移、下山脱贫等工作,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政府统一在县城规划了同心、洋墩、同济、同德等新村搬迁安置31000多人。这里面大量的是东部乡村人口。这是解决乡村没有留守儿童的最有力的措施。全家安置在县城生活,小孩在县城就读,与父母一起生活。

088.png

  结束东部乡村调研的那天早上,在县长陪同下看了正在新建的菊隆中学。总用地面积938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183平方米,按初级中学Ⅰ类标准建设,共设36个教学班,全校可容纳学生(寄宿制)1440人。校区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大区块。主要建设内容有普通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图书科技楼、学术报告厅、食堂、学生宿舍、风雨操场、体育活动场所和门卫值班室等基础设施。该项目概算投资为20850.53万元。一所体量大、现代化的中学即将投入使用。

  正是各地政府的努力,这些年城市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不断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各种需求,特别是适龄儿童的读书需求,实现留守儿童不再有。

  庆元东部连片空心村,反映的是村民大量去城镇生活,不再有留守儿童,这是件大好事。至于空心化的乡村,给这里走出去的村民多留些时间,再留一二十年又何妨?等他们或许是他们的后代,财富积累和乡愁溢出到一定程度,何愁没有人回到乡村来生活?!何愁乡村不会再炊烟缭绕?!何愁乡村不会再热闹起来?!那时的乡村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099.png

 作者:徐峻 写于12月15日早晨

编辑:徐光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9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