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趣的农作物让田间地头长出了“新经济”

2025-07-25 15:20:15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衢州 朱之悦 张卓然 戴林晓 编辑 钱洁瑗

  7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衢江未来农业园,在园区藤蔓间,3米长的蛇瓜如灵蛇悬空,深绿与金黄相间的鸳鸯梨像自然调色的艺术品——这些打破想象的作物,正重新定义“农业”二字。作为浙江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个园区用科技与创新,让田间地头长出了“新经济”。

  走进智能温室,新奇品种藏着科技密码。蛇瓜不仅造型吸睛,耐虫害特性让亩产提升两成;果皮雪白的李白南瓜,单瓜重稳定在1.5公斤以上,橙黄果肉经检测糖分比普通品种高12%;美国引进的鸳鸯梨,观赏期能达一年,深加工成果酱后溢价三成。这些不是偶然培育,而是园区通过基因筛选、智能温控等技术,让“颜值”与“产值”同步落地。

  更动人的变化在田埂之外。过去远赴城市打工的村民,如今在园区打理这些“新作物”,每天工作8小时,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58岁的村民吴阿姨说:“既能照顾孙辈,还学会了测土壤湿度,现在也是技术员了。这种“离土不离乡”的模式,让空心村重新有了烟火气。

  作物成了连接产业链的纽带。通过“之江农业”区域品牌,李白南瓜直供杭州商超,蛇瓜等特色品种吸引游客打卡,带动周边民宿周末入住率超90%。农业不再是“看天吃饭”,而是串联起种植、加工、旅游的复合产业,这正是浙江“千万工程”中“产业兴农”的鲜活注脚。

ebba39235e01388c653b4788e2f35af.jpg

  如今园区正忙着换季育苗,新引进的紫色秋葵即将定植。从一株作物的改良到一个产业的升级,衢江未来农业园证明向我们证明了,“当科技扎根土地,当创新对接民生,乡村振兴就有了最坚实的支撑。”这不仅是衢州的探索,更是浙江农业向“绿色、智慧、富民”转型的缩影。

d33a0656d5d206831e6df3c74933ee5.jpg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