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4日讯(通讯员 徐璐)近日,为践行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栖霞小学学生在栖霞公园开展"分类见文明 义卖传爱心"暑期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爱心义卖与关爱社区垃圾分解员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公益实践中传递温暖,收获成长。
活动前夕,学校号召学生捐赠家中闲置的书籍、玩具、手工作品等物品用于义卖。据悉,义卖所得将全部用于购买草帽、毛巾、矿泉水、防暑药品等实用物资,为夏日坚守岗位的社区垃圾分解员送去清凉。
活动当天,学生们将在家长指导下分组行动:一部分负责义卖摊位运营,通过创意宣传吸引市民参与;另一部分则将义卖购置的物资亲手赠予垃圾分解员,并体验简单的垃圾分类工作。“想让叔叔阿姨知道,他们的辛苦我们都记得!”二(6)班学生詹文杰表示。
“这是一堂融合财商教育、情感教育与职业体验的综合实践课。”该校老师介绍,活动通过真实的社会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不少家长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二年级学生家长徐女士说:"孩子为准备义卖物品忙活了整整一周,这种成长比书本教育更生动。"
栖霞小学领导表示将持续探索"公益+教育"的创新模式,让社会责任意识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