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如意社区“早茶议事”绘出民生幸福圈

2025-07-24 16:17:15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7月24日讯 “一杯早茶、一张圆桌、一把椅子”,在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基层协商民主有了最接地气得打开方式。2023年以来,社区依托“如议早茶社”这一协商平台,将政协委员、一编三定先锋团、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请进来、沉下去”,把协商现场搬到工地、搬到树下、搬到居民家门口,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特别是在香林人家老旧小区改造前后,社区通过“如议早茶社”让多方力量参与改造全过程,让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的民心工程。

  把协商“搬”到现场,一线问需解民忧

  “停车位开口太直,车子转弯要倒好几把。”2025年5月9日,在香林人家14幢北侧施工点,居民的一句“吐槽”引起了政协委员费慧的注意。当天,“如议早茶社”把协商现场搬到工地,政协委员、监理单位、施工方、居民代表围成一圈,边看边议。经过现场测量、反复比选,最终确定将车位直角开口改为圆弧,并向东扩展2米,既方便车辆转弯,又新增电动自行车临时停放区,问题从反映到解决不过短短2小时。

  把民意“煮”进早茶,圆桌共议聚共识

  “老旧小区改造最怕‘干部干、群众看’。”如意社区党委书记张云良介绍,社区以“如议早茶社”为载体,每周固定“逢五议事”,由辖区内的政协委员轮流“坐堂”,居民群众“点单”,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施工方“接单”,形成“居民提、委员议、部门办、大家评”的闭环机制。如针对3幢南侧增设新能源车充电车位一事,居民担心“占绿地、挡采光”,政协委员牵头组织3轮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移除内侧绿化带,改为透水砖铺装,既增加20个车位,又保留原有乔木,兼顾功能与美观。

  把监督“嵌”入全程,政协赋能提质效

  “改造不仅要‘面子’,更要‘里子’。”在香林人家改造过程中,政协委员全程参与“隐蔽工程”监督,从管线入地到绿化修整,从路面“白改黑”到楼道“微更新”,每到关键节点,“如议早茶社”就组织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监理单位、审计部门现场“把脉”。针对居民反映的“楼道灯不亮、雨水倒灌”等问题,政协委员连续2周蹲点施工一线,推动施工方检修楼道感应灯、新增雨污分流管道。2025年7月8日,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居民代表在验收现场竖起大拇指:“政协委员就是我们的‘监工’!”

  把机制“沉”到末梢,长效管护惠民生

  改造完成不是终点,长效管理才是关键。接下来,社区还将通过“如议早茶社”协商制定《香林人家小区后续管理公约》,推动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成立“管家团”,每月对绿化养护、停车秩序、公共设施进行民主评议。针对绿化养护难题,政协委员齐正旺表示可以联系园林中心引入专业人士对物业进行指导;针对停车管理,建议推动安装智能道闸系统,将公共车位纳入小区统一管理。

  把经验“融”入日常,打造协商民主样板

  从“坐等”到“主动”,从“单向发问”到“多方共治”,如意社区“如议早茶社”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政协赋能、群众主体、协同共治”的基层协商民主新路径。截至目前,“如议早茶社”平台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近100场,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邻里纠纷、河道驳岸改造等民生问题48个。正如政协委员费慧所言:“协商民主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我们要让每一杯早茶都泡出民生温度,让每一次协商都结出幸福果实。”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如意社区用一杯早茶的温度,诠释了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更用一件件民生小事的解决,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