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社团最受宁波学生欢迎?社团文化节“炸场”启动

2025-04-28 16:00:4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竺佳 通讯员 马亭亭 张培坚

4月27日,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千年文脉的浸润中,第二届宁波市大中小学社团文化月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科创领航展活力,青春逐梦正当时”为主题,由宁波市教育局、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主办,吸引了全市20多个学校科技类社团参与,聚焦科技与创新,共同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创新实践与青春担当。

科创舞台秀出青春创新力

启动仪式在宁波工程学院风华路乐队充满朝气的《想去海边》《再见杰克》《鲜花》三曲联奏中开场,跃动的音符瞬间点燃全场热情。

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带来炫酷的机器人巡游,机械臂精准舞动,展现科技与智慧的碰撞;宁波财经学院无人机社团则以“穿越慈城”主题航拍,通过俯瞰视角串联古城风韵与现代活力,诠释“汲古润今”的创新深意。

社团实践展示。通讯员供图

在宁波市大中小学校中,一共有一千多个科技类社团,涉及编程、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多个种类。在每一所学校,都有很多热爱科创的学子,他们在学习之余通过社团实践追寻兴趣热爱,学习科技知识,向着自己的科创梦想不断前行。

社团实践展示。通讯员供图

“在社团,科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三位“科创小达人”分享了自己的科创故事。宁波市惠贞书院林周逸讲述了“惠创社团”如何助他用编程助他成为“小发明家”;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林晨惜以“追光少年”身份分享多功能台灯研发趣事;鄞州中学王雨妍则用无人机竞赛经历印证“坚持是创新的底色”。 他们的故事揭示:社团不仅是兴趣沃土,更是汇聚知识、友谊与勇气的成长摇篮。

随后,鄞州区华泰小学OM社团的科创舞台剧《宁波有点甜》用创意将宁波美食和科技融入诙谐剧情,展现“头脑风暴”的魅力。

小学是科学教育的浪漫阶段,大学则在奇思妙想的同时有更多的系统探究与理论探索。宁波大学物理学院王冰坤的科研故事分享,则让观众看到大学生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创新探索。

校园科创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教师的悉心培育。液氮水火箭腾空而起,乒乓球随液氮“原子弹实验”弹射飞跃……宁海县金桥小学孔小利老师的“神奇实验室”用魔法般的科学实验征服全场。通过液氮遇水膨胀、压力爆破等原理演示,他将抽象理论化为直观现象,印证“科学就在身边”的实践理念。孩子们惊呼:“科学原来比魔术更酷!”

在全场倒计时中,嘉宾共同触摸启动装置,数枚水火箭呼啸升空,宣告第二届社团文化月正式启幕。

水火箭升空。通讯员供图

让课本知识“活”起来

启动仪式现场,20个科技社团摊位精彩纷呈。从编程创客到航模展示,从激光雕刻到星空观测,师生在科创市集中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见证校园社团如何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看得见的力量”。

比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发者联盟社”展示了一套化工厂园区巡检机器人以及智能工厂终端,社团成员坦言:“我们的设计已应用于化工厂,融合新质生产力,助力企业走向新型工业化。”

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学校的无人机社团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小学生们满怀期待地等着体验,当遥控器控制飞机起飞成功,孩子们感叹:“太帅啦!”

机器人表演。通讯员供图

北仑区柴桥实验小学的“制作水宝宝”实验摊位,也成为一个火爆打卡点。实验台上,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入乳酸钙溶液中,随着液珠入水瞬间凝固成晶莹剔透的彩色小球,现场此起彼伏响起“成功了”的欢呼声。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这种‘水宝宝’其实是水凝胶颗粒,海藻酸钠中的钠离子与乳酸钙中的钙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就像给水分子编织了一个透明摇篮。”

镇海区立人中学“激光造物社”现场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激光雕刻作品,有书签、发光灯台、文具等,还有3D打印机现场打印展示。

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VR虚拟现实社”展区,学生们通过手机摄像头在现实世界中识别平面就可以生成物品,完成跳跃游戏任务,科技与童趣在此完美交融。

场外互动区。通讯员供图

场外互动区则成了科技游乐场,人人都是“科创达人”:“扬帆起航”挑战赛中,小学生屏息操控帆船在水中航行;“3D拼图”区域,参与者合力搭建出图纸上的模型;在“探究星球”天文互动站,大学生们带领中小学生了解天文望远镜的构成,并学习使用操作。带队老师们感慨:“这些活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此外,还有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

近年来,宁波市大中小学开展多样化社团活动践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涌现出各类优秀学生社团,截至目前,宁波市大中校共有8058个社团,包括理论学习、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兴趣爱好等多种类型,并在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宁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社团文化节实现了大中小学科技社团“全学段联动”,活动旨在构建党团队育人全链条,既展示甬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又搭建起跨校协作的实践平台,通过社团实践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