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语花含笑,流水无声鸟作歌。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杭州广大基层群众中间引起了热烈反响。
大家深感家乡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我们坚信在总书记的带领下,苦干实干,走出一条有杭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终将变成美好现实。”
图源:杭州发布
乡村振兴要强化产业支撑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东梓关村党总支书记罗江伟说。
依富春江而立的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前年春节因为宛若吴冠中水墨画的“最美农村回迁房”成为“网红村”。罗江伟表示,乡村振兴要强化产业支撑,如何使“网红效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成为了村两委的头等大事。下一步,将强化景区基础配套提升、强化新型产业业态培育、强化资源要素整合利用,持续推进景区打造,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最美示范区的典型窗口。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对于仁智村来说发展特色产业迫在眉睫。”桐庐城南街道仁智村党委书记张永平说,仁智村地处桐庐县城东部,资源丰富,环境秀美,家家户户最爱的便是那一口层次丰富、口感柔韧的酒酿馒头。为了提振本村经济,最大程度释放优质乡村资源,去年仁智村与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仁智产业特色村打造工程。“如今厂房正在加紧建设,建设完成后日产2万只馒头没有问题。”张永平表示,在打响馒头品牌的同时,村里积极挖掘包装仁智其他特色产品,如索面、笋干等,希望在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让农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位于钱塘江畔的西湖区双浦镇境内,3000余亩油菜花竞相开放,不仅当地村民纷纷赶到花田打卡,还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市民游客。“抓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落脚点就是要让农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西湖区双浦镇党委书记沈建立表示,双浦将围绕“建设城市中心生态绿洲、争当乡村振兴实践样板”的战略愿景,坚定不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双浦“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全力书写保护、建设、发展三篇文章,实现双浦生态环境、镇容村貌的蝶变,推动绿色发展、乡风文明的革新。
三墩绕城村、华联村通过一年多的蝶变,从过去脏乱差的城郊乡村,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更重。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干部,我们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探索路上日夜兼程。”三墩镇农办主任周承杰表示,今年,将充分发挥华联、绕城两村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继续组织“最美庭院”等“最美”系列评选,全面提升美丽乡村的管理水平。用好土地全域整治成果,用足美丽田园相关政策,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西湖”的典范区,让村民真正得实惠,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图源:杭州发布
让广袤乡村焕发新的活力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也谈到这一话题,足见“天下之大业”在新时代的重量。
“各地农村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但本质上还是发展。”余杭区仁和街道东塘村村委书记黄旭康说,眼下东塘村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首要任务。目前,东塘村将村级留用地自行开发,建设厂房2.5万平方米,并回购东塘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500万元以上。
黄旭康表示,今年还要以民生为导向,破而后立,加大拆除一户多宅、不雅观建筑力度,完成约3.5公里道路提升改造,为美丽乡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此外,还要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着力打造莫家坝庭院整治示范带,开展史家墩和高地儿两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让广袤乡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