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篮小卖”到“飞向全国”,去年,余杭的塘栖枇杷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为了把村里的公厕建好,西湖区何家村在设计过程列出了一串问题清单和改造清单;农村承包地改革如何改?临安开发出全国首个农村承包地动态管理信息系统……
乡村振兴怎样干?在昨天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议上,来自杭州各区、县(市)基层一线的好经验足有“一箩筐”!
农业强农民富 产业兴旺是关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余杭区是杭州“菜篮子”和“米袋子”的重要供应基地。去年,该区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总面积19万亩,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市首位。同时,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2.41亿元、增长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691元、增长9.7%,均居省市前列。
提升传统产业、挖掘潜力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漂亮的数据背后,是余杭区围绕“产、村、人、文”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新时代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比如,以“百园农业”建设为依托,余杭建成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33个,粮食、蔬菜、水果质优价廉,打响了“禹上田园”农业区域公共品牌。仅去年,余杭区就有300多种农产品亮相各大展会,签约订单5800万元。
有了好产品,更要有好“吆喝”。如何构建业态丰富、功能多样、链条完整、联结紧密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余杭区用“农家乐”把客人引进来,用电商平台把农产品卖出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民宿经济、养生养老等新兴产业,实施民宿(农家乐)专项提升行动,目前已累计建成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农家乐经营户400余户,精品民宿点22个。靠着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去年余杭区共接待游客1050万人,直接经营收入10.18亿元,增长23%。
“量身定制”好办法 消薄增收在路上
立足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城乡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六个一体化”。去年,杭州全力打好“消薄”、“增收”两场攻坚战,全面消除了年总收入20万元和经营性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提前一年完成省定消薄任务。
作为杭州地区唯一的加快发展县,淳安县集体经济薄弱村数量多、底子薄,消薄任务艰巨。“蚊子再小也是肉、项目再小也要做、一分一厘不嫌少”,为了增强村集体的“造血”能力,淳安县各乡镇、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扎实推进增收出实效。
威坪镇楼厦村为了实现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重大转变,村两委利用村集体资金、乡贤无息借款、政策资金补助等形式,免费发放黄精种苗并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农户们在自家林地种植培管,待形成收益后由村集体统一销售,所得收入按照比例在村集体、股民、低收入户之间分配。成本低、效率高、销路也不愁,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还有一些乡镇则是摸清“家底”,让资源产生最大效益。大墅镇孙家畈村集中流转农户闲置房屋,由村集体统一开办农家乐和民宿;汾口镇射墩村将村民分散的800亩桑园统一流转返租给大户经营,并在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养蚕大棚及养蚕设施设备,分租给蚕农收取租金;界首乡姚家村和洋田村,由村集体建设电瓶车充电桩,年收入有千余元……
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是发展中的紧迫任务。今年,杭州将重点强化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把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区县协作、联乡结村重点联系帮扶对象,多渠道、多方式不断增加薄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确保到年底全市总收入少于30万元的村减少50%。
落小落细保民生 乡村生活有“盼头”
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和美丽生态,是构建美丽杭州的生态文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细微处入手,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处入手,杭州在深化农村“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过程中,把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
“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强什么”,这是西湖区在进行农村厕所改造提升时的原则——西湖区何家村委会附属公厕在设计过程中,专门设置了坐坑和扶手,方便老年人安全使用;龙坞茶村停车场公厕采取“四合院”的建筑结构,白墙黛瓦典雅淡妆,建筑面积扩大至120平方米,并增设驿站休憩功能;外桐坞村云上堂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不协调,负荷率高。通过改造,该公厕建筑面积由28平方米扩大到50平方米,男女厕位分间比例改为2∶3,有效解决了“男厕所内空荡荡、女厕所内排队长”问题。
管好“面子”,更管好了“里子”。经过农村“厕所革命”,西湖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1个省级美丽示范乡镇。
农村环境整治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是老百姓获得感的直接来源。今年,杭州将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名师乡村工作室”“高水平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全力实施高品质“四好农村路”、农村饮用水工程、电网改造、“除险安居”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气象防灾减灾工程等,实现乡村居民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