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李山头。吴少平 摄
浙江在线2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国瑞 丁施昊 报道组 蓝俊 潘枫 柳项云)多年来,由于地理位置偏、交通条件差,丽水一直是浙江区域经济相对不发达、城市化率全省最低的设区市。
近日,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丽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22元,同比增长10.2%,增幅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这已是丽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
这是人们最期待看到的“绿色赶超”。奇迹是如何实现的?近日,记者赴丽水蹲点调研。农村留守人员增收难、农产品效益低、农村资产变现不易,这曾是广大农户普遍面临的增收困局。解析丽水农民的破局路径,或许能窥见其增收密码。
云和“鳖王”卜伟绍。
“闲人”致富
“现在,留在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基本都成了产业工人,天天有事做,月月领工资。”
这个春节,是丽水莲都区丽新乡咸宜村村民钟土法最轻松的时刻——背了近10年的债,这下终于快还清了。2010年,他和邻居一起盖新房,欠下了22万元债。为了甩掉这个巨大的“包袱”,夫妻俩租了1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毛豆。但水稻种植利润不高,毛豆价格又时高时低,刨去成本和日常开支,一年到头存不下1万元。但现在这一切都改变了。
记者调研时恰逢岁末,钟土法要干的活越来越少,他的“东家”大德经济林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德公司),也不再按月支付工资,而是改为按天计酬。
“即使这样,每天也能拿到120元,我老婆每天拿100元。”钟土法说,自大德公司进驻丽新乡后,他便把土地流转掉,夫妻俩成了公司的长期雇员,每月工资分别达到3800元和3000元,“一年下来,起码能攒5万元。”
2016年底,大德公司看中丽新乡的好生态,流转了咸宜、黄弄、上塘畈等村共1200亩土地,种植红豆杉、益母草、灵芝、蔊菜等精品中草药。
为保证品质,公司除耕地外,几乎不用机械作业,而是雇用了大量周边村民,播种、挑水、拔草、收割全凭人力,高峰期每天用工140多人,最少时也需80余人。“每月光发工资就要30万元。”大德公司丽水丽新基地负责人符慧敏说。
既是生态型企业,又需雇用大量人工——这是丽新乡引进大德公司的主要原因。
丽新乡是莲都区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全乡10700人中半数外出,留守者多为老人、孩子,尚有劳动能力的2000余人,多以种植水稻、毛豆,或打零工维持生计。2012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9425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以前,农村‘闲人’很多,耕种之余有大量空闲时间,他们都想赚钱,但打工的机会毕竟不多。”丽新乡党委书记徐根发说,更普遍的是,留守老人要照看留守儿童,离乡务工并不现实,“就像被绑在了家里。”
如何让这些留守山村的人,人人有活干、月月有钱赚?近年来,丽新乡一直尝试通过招引项目的形式,提升农民收入。
但是,并非什么项目都能助农增收。在招商引资上,丽新乡吃过苦头。
黄弄村村委会主任李国权至今记得,2013年至2015年,陆续有农业企业流转了村里的300亩土地,用于种植桃树、草皮,“农民虽然拿到了土地流转租金,但没有其他更多的收益。”李国权说,没多久这些项目便偃旗息鼓,更让村民们心生埋怨。
从那时起,丽新乡便定下一条规矩:凡是引进项目,不但要生态环保,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辐射能力,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增收。本着这一原则,丽新乡拒绝了不少前来洽谈的投资项目,精挑细选了大德公司、丽水安邦护卫公司、省交投丽新矿业公司等劳动密集型的生态项目。这些项目不仅需要流转大量土地,更重要的是能吸收大量农村闲散劳动力:如今,丽新乡流转土地达到2000多亩,占可用耕地面积近一半;吸收超过1500名村民就地就业。
“现在,留在村里、有劳动能力的,基本都成了产业工人,天天有事做,月月领工资。”徐根发说。而工资性收入迅速增长,正是丽水农民收入增长的最大特点。
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丽水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并于2014年首次达到50.1%,从此每年都占据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丽水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5.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9.5%。
兰巨乡梅地村野生灵芝园。
葡萄园硕果累累。戴昕律 摄
农货变脸
“丽水农业,一定要走生态化、精品化的路,做出品牌,才能有差异性。”
养了23年甲鱼,卜伟绍现在最不愿看到的是甲鱼涨价。
2014年,他的“云河”牌中华鳖,成为第一批使用“丽水山耕”区域公共品牌的农产品,并开出了淘宝店铺。
从此,这些产自云和高山梯田的中华鳖,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全国各地,“除西藏以外,其他市场全部打开。”卜伟绍说。也是从那时起,卜伟绍养的鳖,再也没进过本地农贸市场——批发给农贸市场,每斤价格仅20元,最低时曾到过14元;而在网上,有了“丽水山耕”这一品牌的加持,每斤鳖能卖出近200元高价,每年销售额都在300万元以上。
“有了品牌,就有了认可度和议价能力,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小。”这几年,卜伟绍反而担心甲鱼市场涨价,这会导致饲料等成本增加,压缩利润空间。
现在,卜伟绍被云和人称为“鳖王”。当地中华鳖的养殖量已达到1000多亩,全是卜伟绍提供的鳖苗和养殖技术。2017年开始,卜伟绍还顺带为当地其他养殖户卖甲鱼,目前已有5家合作社、家庭农场依靠他的网络进行销售。
一个品牌,带动一片农户致富,这是丽水农民增收的另一秘诀。
丽水有优良的自然环境,这里出产的农产品生态、有机、无公害,广受外界欢迎。但是,农货“出山”,却横亘着一条条“隐形鸿沟”。
“产品认可度很高,但市场辨识度极低。”几年前,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龙曾对丽水农产品进行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我到温州一些菜场去看,很多产品都打着‘丽水高山蔬菜’的旗号,但仔细一看并不是丽水产的。”本地农产品卖不出去,外地市场上却李鬼盛行,这一现象,令丽水人深思。
这里山多地少、耕地零散,虽然农产品种类齐全,但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光拼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有竞争优势。也正因此,尽管经过20多年发展,但丽水农业主体的体量都不大,直到现在,全市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的,仅龙泉天和农业一家。
“丽水农业,一定要走生态化、精品化的路,做出品牌,才能有差异性。”刘志龙说。2013年,丽水市成立国有农投公司,对精品农业实行生态化规划、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2014年9月,全国首个地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正式启用,“丽水山耕”很快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刮起一股股生态旋风:原本60元一只的缙云麻鸭卖到118元一只,莲都区梅献山的有机茶卖到每斤1880元……
4年多时间里,品牌的富农效应逐步显现。截至2018年,共有1000余个农产品加盟“丽水山耕”,品牌销售额累计达到135.2亿元,农产品平均溢价超30%。
农村电商如今已是丽水农产品走出大山的另一条通途。丽水是全国第一个农村电商全域覆盖的地级市,有20个“中国淘宝村”,其中7个县(市)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偏远的遂昌县柘岱口乡,村民叶松旺拍了几张杀年猪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10多笔交易很快在留言区里完成,手机转账,迅速打包,中午发货,第二天就到了客户手中,“有了电商,我们的农产品可以满天飞了。”
绿谷土蜂。刘炳荣 摄
点绿成金
“客人来了,不仅吃、住、玩都要消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农产品还能卖出更好的价格,这是多赢的增收路径。”
坐上郑自友的越野车,在高低起伏的山岭间盘旋穿梭,颇有种“巡山”的味道。山路两旁是成片的茶园,以及错落分布的香榧树,“这些可都是‘摇钱树’。”郑自友感叹道。
龙泉是浙江最大的林区县(市),当地林业人均收入一度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但在加强生态保护后,公益林不能砍伐,山林变现能力减弱,农民收入迅速下降。
以郑自友所在的上垟镇花桥村为例,全村共有山林2.6万亩,其中公益林5000多亩,“若不去管它,山上长啥是啥,等上30年,每亩产出最多3000元。”郑自友说,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守着青山过苦日子,这曾是龙泉乃至更多山区居民的尴尬。
2013年,龙泉试点集体林地制度改革,将林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激活了沉睡的山林。当年,郑自友拿到了全国第一本《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并迅速将流转规模扩大至3000亩,种植香榧、茶叶、雷竹笋等。“等这些作物开始产出,每亩效益起码1万元。”郑自友说。
花桥村的雷仙德一直住在山上的老房子里,手里没有任何存款。2014年,他用山林进行抵押,贷款10万元,然后流转山林,种植雷竹笋,如今每年收入3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还花85万元在镇上全款买了商品房。无数类似的故事正在上演。数据显示,丽水全市已累积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0.3万笔,共计233.93亿元,贷款余额64.3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居全省第一;公益林抵押贷款涉及171.5万亩,贷款余额6339万元,盘活生态资产超过6亿元。
如今,“山大王”郑自友又动起了新脑筋。2018年5月,他新建的民宿“好地方山庄”试营业,很快就迎来了一波波客人。不仅如此,一有空,他就往大山里钻,寻找不为人知的好风景。
“要让这片山水发挥更大的价值,就得和旅游结合起来。”作为花桥村村委会主任,郑自友正在考虑打造旅游景点,全面发展乡村旅游。
花桥村里有两条风景很好的峡谷,峡谷上的中堂自然村还有大量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郑自友筹划着,沿着峡谷搭建游步道,打造一条旅游线路,“不久前,村里已经把中堂自然村的8栋老房子租了下来,准备做成精品民宿。”
发展民宿的想法,灵感来源于隔壁的宝溪乡。地处深山的宝溪乡溪头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后来村里打造了竹建筑群,举办“不灭窑火”龙窑烧制技艺活动,来的游客多了,村民们纷纷开始做民宿、开餐饮。目前,全村已有农家乐、民宿23家,日接待能力达5000多人次,2018年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200余万元。
除了宝溪乡,郑自友还曾到丽水各地去考察。他发现,在丽水做乡村旅游,不仅是“卖风景”这么简单,“客人来了,不仅吃、住、玩都要消费,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农产品还能卖出更好的价格,这是多赢的增收路径。”
通过农旅融合,让山景变“钱景”,这是花桥村前行的方向,更是丽水农民点绿成金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