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澳洲小青龙在浙江成功驯化!今年冬天吃有得吃了

2018-10-30 08:3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胡杰婧 文 林焱挺 制图

  浙江在线10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胡杰婧/文 林焱挺/制图)“最近,我在饭店吃到一份小龙虾,个头很大。”

  “什么?你有点常识好不好,转眼就入冬了,小龙虾老早打洞冬眠了,你哪里吃得到?”

  以上对话,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顾志敏看来,都没毛病。因为他最新转化的科技成果,就是让我们在冬天吃上“小龙虾”——由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成功驯化的澳洲小青龙今年首次推广养殖,浙北、浙中一带刚刚上市。

  和小龙虾需要休眠、7月份就已下市的情况不同,小青龙不需要越冬。春季投苗,9-11月上市,在小龙虾下市后完美接棒,10月是它大量上市的高峰。

  昨天,记者跟省淡水所专家一起,来到位于湖州南太湖畔的一片水稻田。这里的稻田四周环水,开挖有约1米深的沟渠,水中放养的正是澳洲小青龙。

  林焱挺/制图

  平均体重约80克,平均体长约13厘米

  农户们在忙着笼捕销售,这是他们第一年和省淡水所合作养殖小青龙。听说现在还有淡水龙虾出货,全省各地的收购商慕名而来。眼下,塘边收购价统货达40元一斤。

  农户们说:“这个小青龙经济效益很好,我们主要给周边饭店酒楼供货。前两天,盒马鲜生也来进过货。”

  “全球已查明的淡水鳌虾有650个种和亚种,分为鳌虾科、南鳌虾科和喇蛄科。大家吃了多年的小龙虾,学名是克氏原鳌虾,它其实是喇蛄科的。”顾志敏对记者说,澳洲小青龙是自己1993年从国外引进的。它是一种热带虾,因为环境不适应,当时养在所里的几乎都死光了。

  小青龙个头比小龙虾大,且肉质紧实,低胆固醇高蛋白,可食用比例高,是很有经济价值、受市场青睐的好品种。因此,这20多年来,顾志敏一直坚持不断驯化这个品种,让它适应了在中国南方地区生长。

  当天中午,记者随专家返回省淡水所的科研基地,这里有池塘常规养殖的小青龙。

  顾志敏说,小青龙是杂食性的,它的口味有点像大闸蟹,养殖要在塘底种植水草,它们爱吃,也要配合投喂清洁饲料。和养殖四大家鱼比,小青龙的养殖更加清洁环保。

  现场,省淡水所的科技人员捕了几大筐小青龙,用电子秤、标尺对每只小青龙的体长、重量一一测量。

  抽样测定显示,经过192天养殖,小青龙平均体重可达79.17±2.23g、平均体长128.40±6.75mm,各方面品质都远超小龙虾。

  虾身肉厚紧致,水煮壳橘色油爆才会红

  那么,小青龙吃起来口感怎么样呢?

  省淡水所食堂的师傅现场烹调了两种口味的小青龙——一份卤煮,一份椒盐。虾肉没有腥味,虾身肉厚紧致,口感都很不错。它的烧法和小龙虾也类似。

  不过,记者发现,如果水煮的话,小青龙虾身颜色是橘红的,要用超过100摄氏度的高温油爆,虾身颜色才会变成火红色。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既然浙江早就引进这么好的虾,为什么到现在才上市呢?顾志敏坦言:由于前几年小龙虾价格低迷,农户养殖积极性低,小青龙的推广也遇到了瓶颈。这些年,小龙虾消费红火,也带动了农户积极性,给小青龙的推广带来了机会。现在,成功驯化的澳洲小青龙今年首次推广养殖,浙北、浙中一带刚刚上市,江苏、上海一带也有养殖,这虾一斤五六只,可以从9月吃到11月。

  秋冬季节的小龙虾来了,你想吃什么味道的呢?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