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甘居鹏 通讯员 王笑丹 林牡牡 摄影 李选)6月9日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档案见证改革开放”。浙江省档案局(馆)自今天起,推出了系列展览“难忘浙江事”“大写浙江人”“走进档案”,对市民免费开放。
档案博物记录家庭个人生活
微小细节反映蜕变历程
一大早,展厅里就挤满了前来观展的市民,他们在一个个展柜前驻足,或凝神细看,或低声讨论。
市民李先生一大早就从滨江赶来参观。他在“走进档案”展厅的一块出生木牌前驻足了许久。这块木牌是建国后第一代身份证,除此之外,这里还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结婚证书、家书,还有学生时代的准考证、毕业证、成绩单、作文本等。“没想到普通人的物件也能成为档案保存下来,这背后藏有多少故事啊。这样的展览,我能看一整天。”李先生说。
参观的市民中,还有不少是“家长+孩子”的组合。市民陈女士带着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做一个互动知识问答。她说:“这样的展览活动尤其适合带着孩子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仅有内涵,还能参加互动游戏,寓教于乐,孩子也特别喜欢。”
在“六一”儿童节前后,浙江省档案局(馆)与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举办了“我是档案小小讲解员”培育活动,30位小选手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讲述了多彩的档案故事,为浙江档案“代言”。
在今天的现场,省档案馆也安排了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李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的何鸿锐、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的谢紫嫣3位小小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
省档案局(馆)档案文化处处长何力迈表示:“举办三大展览,意义在于引导人们关注档案,记住历史,了解浙江过去发生的人和事。展览大部分的笔墨放在改革开放,也重点展示‘八八战略’、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
讲述浙江改革开放故事
为当代浙江人物“点赞”
记者在现场看到, “走进档案”展览位于省档案馆新馆一楼,该展厅突破档案馆传统展示思路与模式,首次引入“档案博物”的概念,引导人们走进档案,去挖掘档案背后蕴藏的故事,感受档案的独特魅力。此外,展览以家庭档案为切入点,通过展示家庭成员在成长、学习、工作及爱好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还原个人与家庭成长及蜕变的历程。
在二楼 “难忘浙江事”展厅中,共有图片874幅、文献462件,还有数据库、视频、场景、实物展墙、雕塑、幻影成像等,展示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180年浙江的历史。
在该展厅,义乌“鸡毛换糖”货郎担的照片和实物展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浙江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1987年创业初期的宗庆后(背影)骑着三轮车送货、1997年杭州市民排队进行证券开户的照片等珍贵史料,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大写浙江人”展览在新馆三楼,你可以看到吴越国创建者钱镠、“鉴湖女侠”秋瑾、“最美妈妈”吴菊萍等124位对浙江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代表人物的档案资料。
在“大写浙江人”展厅的“当代人物”部分,抬头可见一个抓人眼球的“点赞球”。在这里,你可以为57位浙江当代人物进行点赞。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一代代浙江人传承汇聚成 “浙江精神”,也将激励后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