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鑫)近日,杭州临安区於潜镇的绍鲁农场,近80亩的油菜花悄然开放。出于疫情防控、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绍鲁农场今年用无人机植保代替人工,对油菜花田进行硼砂液喷洒作业。
据了解,绍鲁农场共有农作物种植面积500多亩,其中的80亩在2019年10月下旬种上了油菜。因为天气较暖,今年的油菜花早了10多天绽放。为了让油菜长势更好,又避免长得过高造成倒伏,绍鲁农场这次选择了无人机植保进行硼砂液喷洒作业。短短一上午时间,近80亩的油菜田就全部完成了喷洒作业。
就无人机的优势,绍鲁村党总支书记陈清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人工喷洒需要雇佣2个工人,至少15天才能完成,投入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而通过无人机植保,4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喷洒,以每亩9元的费用计算,加上别的费用,总投入也不超过千元。”
陈清海表示:“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植保不光减少了人工投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员流动。除此之外,人工喷洒要穿梭花田内部,往往会对部分油菜花造成破坏;而无人机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