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昌化
浙江在线1月23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赵明杰 通讯员 郎春泉)“这么打扮一下,桥渡弄就能恢复原先的古韵了。”上周末,干完活回家的工匠赵兴辉路过了改造后的桥渡弄,高兴地笑着对记者说。整治期间,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组建起一支80多人的工匠队伍,他们一锤一凿的精雕细琢,用最常见不过的乡土原料悄然唤醒了镇域内27条背街小巷的独特韵味。
将视野放到整个临安,昌化的转变只是其中的一处缩影。近日,2018年度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验收结果出炉,临安参选的8个镇街全部通过省级达标考核验收。其中,玲珑街道、潜川镇、昌化镇、龙岗镇、清凉峰镇5个镇街当选省级样板名单。加上去年通过验收的6个镇街,如今临安全区14个镇街都已顺利通过考核,圆满完成“三年任务两年达标”的目标。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浪潮中,临安正迎风起舞。面向未来,临安还将以此为重要抓手,有效发挥其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重构:环境新生
古镇昌化,每条巷弄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桥渡弄,它的由来就与昌化溪有着一段不解之缘。相传,在昌化大桥建立之前,一艘木制渡船是当地居民来往两岸,运送物资的唯一通道,因过往行人集结于此等候而得名。如今的桥渡弄,俨然变成一个由青砖、小瓦和鹅卵石拼装成的小小世界,修旧如旧的手艺打磨出新的生命力,有机更新了老街、老民居的功能空间。
走进於潜,则是另一番开阔的景象。5平方公里的整治区域内,“五横五纵”的路网打通交通脉络,2000多个散落全镇的停车位让百姓真正把车停到了家门口,南宋风格的休闲亭、廊桥点缀出古镇的千年底蕴。从岝㟧山公园内的於潜博物馆出发,沿着天目溪一路向南,儿童乐园五彩缤纷,充满欢声笑语;园林景观带绿意盎然,伸手便可轻抚微风嫩叶;滨水步道乐活两岸,可观可赏又可行……“沿溪开发”战略的成果一一展现,串联起这座千年古城的前世今生。而当夜幕降临,远处沿山脊线起伏的灯点铺开於潜夜的底色,与桥沿、溪边的点点灯影互相映衬,一团团、一簇簇悠悠闪烁的彩晕沿溪蜿蜒,轻轻奏出属于夜晚的乐歌。
这一里一外的新生,恰似临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用心、用情之处:既瞄准里弄小巷,提升细节;又注重风貌管控,全域整治。
自整治开展以来,临安深入14个镇街主次干道、里弄小巷开展地毯式排查,结合卫生乡镇创建、“美丽庭院”评比等工作全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去年5月,以湍口、河桥为样本,临安区整理制作的《背街小巷整治案例分析》,“十个拆”“六个整”和“三个建”的规范得到省、市高度认可,并在全省得到推广。
同时,通过结合“四平台”建立综合巡查管控队伍,落实“门前新三包”和“路(街)长”制度,确保“水路空”全方位干净、整治、有序。在此基础上,还按照小城镇整治的标准,在上田村进行试点,以“拆、整、控、建、管”的组合拳,走出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遵循传承地域人文历史,弘扬百姓家风家训,呈现民间风土风俗,彰显出一弄一故事、一巷一品味的整治特色,整个临安都在经历这样的规划引领与转变。
龙岗花园
融合:产业引领
初冬时节的临安,自带繁忙属性:卧龙岗侧,作为全国重要的坚果炒货加工基地,“龙岗制造”一片火热;清凉峰上,高低错落的冰凌雾凇缀满层层枝丫,银装素裹间悠悠然展现出冬日风情;三江水口,100余幢明清时代徽派古建筑,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重现“古道商埠,水韵河桥”的韵味……
一手抓环境革命,一手抓产业转型,自整治号角吹响以来,临安坚持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当作是一项创造发展优势的建设工程。回顾两年来小城镇整治的轨迹,不难发现,这方诗画江南之地,不仅以淘汰落后产能为契机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还以借力山水历史为基底打好小镇故事的文化牌,全力营造另一番山、水、镇特色彰显的城镇产业生态新面貌。
千年古镇湍口最独特的自然资源,莫过于盆地中心那一口“芦荻泉”。自2017年获评省级样板镇以来,湍口依托其独特的“山水泉城”格局和“温泉小镇”的区域优势,积极开展活动招引。去年5月,首届临安半程马拉松开跑。作为半马终点的湍口以一台独具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和丰富的美食节活动为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夏天,活力四射的湍口·温泉小镇音乐节感染了每一位八方来客,为古老人文的湍口增添新的时尚色彩;到了今年1月,“第四届湍口三联乡村索面文化节”如约而至,美食文化盛宴渲染出浓浓年味,进一步提升了小镇的名都和美誉度,让这座山水泉城迎来腾飞的春天。
将视野重新聚焦龙岗,除了坐拥“鸡血石原产地”的头衔,丰富的山地资源和独特气候,同样为其生态体验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和极佳禀赋。古老的相见村过去曾是浙西大峡谷上鲜有人至的存在,散发着遗世独立之美。站在相见村的最高处,仿佛置若云端,雨后云雾缭绕之感更甚。眼下,云相见、相见茶舍等民宿相继走红后,身处云海之巅,轻呷一口古茗品味一份宁静,成为不少人心中期待邂逅的模样,常常千元的房价依然一“房”难求。
从鸡血石之乡到果蔬重镇,从特色民宿到村落景区,从坚果小镇到坚果乐园小镇,“枕山、环水、林田”的灵山秀水孕育出龙岗完备的产业结构,美丽环境正在催生美丽龙岗经济。
从环境提升到产业融合,在临安,一个个特色小镇正在青山绿水中崛起。
清凉峰党建公园
蓝图:民生已就
如今,行走在临安,听到最多的是百姓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赞美:
“以前阳干大多数家庭屋前不能通车,进出都靠双脚。现在至少超过一半的家庭,车子可以开到家门口,或停在家附近的停车场。”与村民陈大林一样,告别过去窄弄小巷出行烦恼的,还有阳干自然村的其他180多户村民。“90%的集镇百姓可以把车子开到家门口”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组数据——打通10条断头路,拓宽8.6公里行车道,以及新修了450个停车位,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凉峰镇先破后立的整治思路与前所未有的整治力度。
“现在汤家湾村,重新整出来的小型活动场所就有6个,停车场有18个,农贸市场旁边还有能容纳一千多人的文体广场。”回忆起自己过去拉着音响一晚上跑3、4个村动员大家跳舞健身却找不到一个像样活动场所的尴尬,龙岗文化站长汤佳良对于小城镇整治给龙岗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更喜上心头。
“小学和中学时我为是於潜人自豪,因为於潜有大电影院和剧院、有岝㟧山公园,外出读大学后,我不再为是於潜人而自豪,因为古老的小镇停止不前、不再变化。如今的於潜经过一番大刀阔斧地建设,成了步步是景、处处如画的美丽小镇,再次为是於潜人自豪!”正如一位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所言,整治正在唤醒於潜“面上整洁、线上美丽、点上出彩”的耕织新城之梦,正在让沉睡多年的古城焕发出新鲜活力。
顺应发展之需,民心所向,改变,深入到临安的角角落落。两年来,临安在整治过程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上马了一批民生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有效弥补了相关发展短板。而在全民享受整治成效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到建设工作之中。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妇女群体通过开展“靓镇环境大清洁”等活动将点赞之情化为实效之力,营造出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蓝图已就,未来已来。下一步,临安还将继续围绕“常态长效”“四美四宜”“美丽城镇”三大目标,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重要抓手,聚焦短板、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务实的举措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内生活力、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