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是浙江省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首战之年,全省共有465个小城镇考核达标。2018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迎来新征程,更要有新作为。今年共有560个小城镇被列入达标计划,将实现全省70%的乡镇(街道)考核达标。
整治行动“向前走”,也要“回头看”。近日,浙江省整治办牵头开展“建设美丽浙江·聚焦整治风采”成效探访活动,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展现各地整治成效,挖掘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为今年计划达标乡镇提供借鉴。
浙江在线5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云灵 胡昕然)“每寸土地蕴藏着文明和宝贝,八百里瓯江流动着翡翠,畲家的山歌柔情似水,仙都般美景如星星点缀。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在浙西南的绿水青山中,丽水已是浙江人人知晓的花园式休闲胜地。而风景线上的小城镇,正是丽水全域旅游网的重要节点。
2016年底,丽水擂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战鼓。158个乡镇(街道)借助整治契机,不仅对环境卫生、城镇秩序进行大整治,同时立足地域特色,深入挖掘产业经济,大力发展庭院、花卉、红色旅游等项目,全力打造“生态舒适、文化共融、旅游发展”的特色小镇,促进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近日,由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建设美丽浙江· 聚焦整治风采”成效探访活动走进丽水,探访遂昌县王村口镇、景宁县标溪乡和沙湾镇,发掘当地整治亮点,为今年计划达标乡镇提供经验借鉴。
遂昌县王村口镇 浙西南干部培训学院就在这里
王村口:“绿”“古”为底 “红色”兴镇
从遂昌出口下高速,西南而望,青山夹道,斗折蛇行。60公里外,红色古镇王村口镇就藏在绿水青山之间。
时间倒回至八十三年前,刘英、粟裕带领红军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给王村口镇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和战斗故事。如今,秀山丽水和红色资源的组合优势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下开始发酵,一幅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的乡村振兴蓝图在王村口人心里成型。
“秀山丽水和红色资源是王村口镇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优势,还原美丽环境,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美丽经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宗告诉记者,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王村口镇先后开展八次大规模整治行动,消除脏乱差,集镇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度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结果显示,王村口获得一般镇全市(丽水市)第一名,并入选省级样板乡镇。
整治行动让王村口镇人居环境大变样,更为重要的是,整治还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据李宗介绍,借鉴井冈山培训模式,王村口建成了浙西南首个融传授与体验为一体的干部培训学员——浙西南干部培训学院。同时,镇里相继实施了师部旧址修复、古镇记忆墙、红色绘画标识等红色元素项目,以打造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自去年5月运营以来,培训学院先后接待各类培训班120余班次,人数超过10000人。
“环境整治好了,对前来培训的学员和游客的吸引力增强了,本地的老百姓就有了增收和致富的路径。”李宗表示,与前两年相比,王村口镇今年的游客量翻了至少三番。“每天,挺进师纪念馆教学点门口的大巴少则5辆,多则超过10辆,这些人在镇内的食宿基本是由社会力量承担的。”
据记者了解,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王村口镇已着手启动文旅街区复原、创业畈旅游综合体等风情项目打造。“将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和经济优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态的福利。”李宗说。
标溪,户户种盆栽
景宁:庭院经济 扮美畲乡
一路再向南,浙闽交界处的群山之间,廊桥之下,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屋舍,一个个气质迥异的村落,一张张温暖如春的笑脸深藏于此。在畲乡景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这些依水而居的人们奏响了美好生活的乐章。
乡镇是面,庭院是点。走进景宁的标溪乡标溪村,仿佛走入一个美妙的“多肉王国”,在随弯就势的石板步道两侧,鹅卵石铺就的石阶上,挨家挨户的庭院中,玉蝶、胧月、冬美人等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随处可见。
过去一年,光是卖多肉,就让标溪镇的村民们人均创收五千多元。马志英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养“肉”达人,家中大大小小的多肉植物有近500盆,角角落落都被绿色覆盖。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她接待了好几批来自上海、杭州的游客,卖出了数十盆多肉,每盆售价都在百元左右。“有人是开着皮卡来买的”,马志英告诉记者,“以前养猪,环境差不说,收入也少,现在在家种种花,既能美化环境,还能赚钱。”
马志英和她养的多肉植物
环境美了,精神也在变美。“过去乡镇上的百姓以方便为主,农具散落在门前,乱堆乱停现象较多,难以顾及周边环境和自我提升。”景宁沙湾镇一位乡镇干部表示,要从“生存”步入“生活”,好的环境,只是第一步,要让好的环境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关键仍在引导。
沙湾镇政府59名乡镇干部的一个举动真正感动了当地老百姓。曾经,沙湾老广场因为规模过小,难以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趁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当地决定将已确定为危房的镇政府大楼拆除,扩大市民休闲广场规模,同时打通镇政府背后的群山,让广场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得到山望得见水。为此,沙湾镇政府的全体干部,就得从本就十分老旧的政府楼里,搬到五六十年代建成的老粮库里办公。“大家没有二话,这个举动,体现的是我们党委政府让利群众的决心,以及打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信心。”沙湾镇人大主席任荣告诉记者。
此外,沙湾镇针对弄多、人多、弄窄的情况,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巷长制”,将镇域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设一个网格长,小巷里弄设巷长,各镇班子为镇级巷长,村党员干部为村级巷长,共有巷长18个,镇村级巷长与群众形成一条三级清洁链条。群众若出现乱堆放现象,不仅有镇村级“巷长”管着,还有邻居盯着,让群众逐渐从他律变为自律。
如今行走在景宁城乡各个角落,精致整洁的村容与浓郁的畲乡风貌交相辉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图景徐徐铺展。
景宁县沙湾镇俯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