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通讯员 虞筱钰 王映敏)“原本只是想来影院放松一下,没想到还把垃圾分类的‘糊涂账’给算清了,这种把知识藏在趣味里的宣传方式,比单纯发传单管用多了!”刚参加完社区观影活动的郭阿姨,手里攥着还带着油墨香的垃圾分类宣传单,脸上满是笑意。
近日,在杭州市环卫固废中心的指导下,闲林街道云丰社区打破传统宣传壁垒,将垃圾分类科普与居民喜闻乐见的观影活动深度融合,在光影流转间搭建起环保理念与日常生活的桥梁,让绿色生活方式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
活动当天的影院大厅,早已被浓厚的科普氛围笼罩。社区工作人员化身“环保讲解员”,手持精心设计的图文宣传单,逐一向到场居民递去。不同于以往刻板的知识灌输,他们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用“拉家常”的方式拆解垃圾分类的核心要点:从“为什么一根鱼刺属于厨余垃圾,而一根牙签却要归为其他垃圾”的细节辨析,到“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科普,再到“过期药品需单独投放至社区有害垃圾回收点”的实用指引,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居民日常困惑。
“大家看这张图,喝完的奶茶杯,杯身、吸管属于其他垃圾,没喝完的奶茶要先倒掉再投放。” 工作人员一边指着宣传单上的示意图,一边拿起一杯喝完的奶茶现场演示分类投放步骤,生动的实操瞬间点燃了居民的参与热情,不少人主动拿起宣传单,对照模型反复练习。与此同时,在观影过程中,社区还通过银幕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公益短片,进一步强化居民记忆。
“垃圾分类不是一场‘一阵风’的运动,而是需要融入日常的生活习惯。”云丰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观影+科普”的尝试,正是希望打破居民对环保宣传的刻板印象。未来,社区将继续探索“宣传+场景”的多元融合模式,把垃圾分类知识嵌入融入节日庆典、邻里互动等场景,让绿色环保理念真正走进居民生活,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