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电”的杭州新能源车主疑惑:一起充电会更慢吗?

2025-10-11 14:14:4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盛锐 滕一韬 施雄风

  新能源车主们,有经历过“被抢电”吗?

  国庆假期,潮新闻“记者帮”后台收到了不少网友分享的遭遇。读者“三十而已”提到,自己去快充站充电,“机器有两个充电头,一开始就我一辆车,有40多千瓦的功率,后面又来一辆车充电,一下子就掉到12千瓦了,一个小时才充了13度(千瓦·时)电。”

  读者周先生也有类似经历。“每天中午11到13点,充电费用相对便宜一些,只要合适我都会去充一下。”周先生记得,当天自己12点多进的充电站,刚充上电显示功率有80多千瓦,预计30分钟左右充满。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就来了一辆其他国产品牌的新能源车,用的是同一个快充基站的充电头。没想到对方一启动,功率瞬间就掉到了50千瓦左右,充电时间一下子多了近15分钟。

  最后,周先生充完电都过了13点的优惠时段,“虽然也就多了一两块钱,但多花了不少时间,还是有点不爽。”

  真的存在“抢电”的情况吗?为了解答疑惑,10月10日中午,潮新闻记者也驾驶一辆国产品牌新能源汽车,前往多个快充站实测。

  黄龙体育中心的快充站。记者 盛锐/摄

  12点左右,通过充电小程序查询,当前时段正值充电电价的谷值,电价为0.5883元/度,而峰值电价为1.1509元/度,相差近一半。

  在黄龙体育中心,96个充电头中,有16个正在使用中。

  记者首先选择了一个无其他车辆使用的快充基站,充电时显示功率为44千瓦,充电电压为400多伏特。充电4分钟,共充了10%的电。

  结束该次充电后,记者邀请一辆同品牌的新能源车共同使用一个快充基站充电,明显看到,充电功率从40多千瓦一路下滑至25.5千瓦。同样的4分钟,只充了8%的电量,少了约2%。

  该车主介绍,感觉这里充电相较于其他快充站会慢一点,不过自己平时也没太关注过充电功率的变化,“可能对充电的价格更敏感吧。”

  随后,记者又来到智谷超充汽车充电站(余杭好运街站)。这里几乎停满了车,不少网约车司机都选择来这里充电。

  一辆黑色的国产新能源车正在独立充电。通过快充基站的显示屏,记者注意到,该车的充电电压在368伏特左右,充电电流为198.9安培,即充电功率为73.2千瓦。

  当另外一辆白色网约车停靠充电后,电压略有下降至360伏特,电流则明显下降至117.2安培,即功率下降至42.2千瓦。白车充电功率则为49.1千瓦,相当于“抢走”黑车一半多的电。

  此外,记者还发现不同新能源车的充电电压并不相同,从300-800伏特不等,电压越高,相对的功率会更大一些。

  充电中的新能源车。记者 盛锐/摄

  在小程序上,记者注意到黄龙体育中心基站的最大充电功率为150千瓦,并标注有“充电桩存在多枪同时充电时,该充电枪最大输出功率会受影响”的提醒。

  对于“抢电”的情况,记者也联系上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双插头的快充或者超充站,两个充电头同时使用,确实会存在分配功率的情况,“并不会平均分配功率,主要是看两辆车电池的荷电状态。”工作人员解释道,一般来说低荷电状态的车会申请更高的充电功率,通俗地讲,电量更低的车,充电功率会更高。与此同时,较高荷电状态的车,通常在电量超过80%,就会申请降低充电功率以保护电池。

  此外,工作人员还提到,当两辆车充电功率需求之和,超过了充电桩的最大功率时,可能会出现“抢电”的情况,“电池热管理和热稳定性做得更好的车,往往在更宽的荷电状态下取得稳定的高充电功率。”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