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代手艺人的坚守,一碗难以复刻的虾爆鳝面

2025-10-13 14:26:32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潘骏 通讯员 侯惠惠 严嘉俊


  “你们慢慢看菜单,我每次来都是吃虾爆鳝面的。”王大爷跟朋友们约着一道来奎元馆吃面。老杭州都懂,来到解放路154号那挂着“江南面王”招牌的奎元馆,不点碗虾爆鳝面就不到门。

  奎元馆始创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历经十五代掌门人薪火相传,至今已有158 年历史。1959年迁到解放路现址后,就没再搬过。像王大爷这样的客人,在奎元馆不少见。“像我们后厨的动线就是烧汤面的动线,像虾爆鳝面、片儿川,都是我们出品相当多的面。”奎元馆行政总厨徐艳军说。

  徐艳军

  “奎元馆这个面我们在家做不来的,就说这个面,这个二锅面现在外面哪里还找得到啊。”王大爷一句话道出了关键所在。二锅面,是将生面在沸水中快速汆烫,捞出过冷水后结成面结,静置醒面,再二次下锅煮熟的传统做法。“这个二锅面吃到嘴里,入口韧而不烂、虾爆鳝这个汤头味道进到了面里,我反正是毛欢喜的。”王大爷说。

  在奎元馆解放路总店后厨,飘着淡淡麦香的地方就是制面间了,这里驻守着后厨最年长的师傅。“我们制面间的师傅最金贵的是眼力,这个面什么时候醒好,光靠闹钟还不成,还得靠经验,没有几年工夫下进去,是做不了这个活的。”徐艳军说。从面粉开始,做好一批送一批,杭州城里所有奎元馆门店的面,都从这个小小的制面间走出去。这是制面师傅用眼力守住的奎元馆味道,也是百年面馆代代相传的底气。

  在后厨,还有几口大缸很惹人注意,凑近一看,是一缸又一缸的黄鳝。“想要黄鳝的那口鲜味凸显出来,饿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我们的黄鳝进到店里之后不能立马下锅,得先在清水里饿养三到七天,去除黄鳝的土腥味。”徐艳军说。黄鳝汆熟后去骨去内脏,切段清洗,才算做好爆鳝前的准备工作。“一斤生黄鳝这么折腾下来,等爆好上桌,二两半都达不到。”徐艳军说,虽说隐性成本很多,但为了保证产品的原汁原味,我们一向来都是这么做的。

  爆鳝

  一碗虾爆鳝面,处处都透着精细。“三油” 烹制也是如此。先下菜籽油,得是自己熬的熟油,烧到八成热,把鳝段炸两遍,直到外皮金黄发脆。接着换猪油,煸香姜末、洋葱、蒜苗,再下炸好的鳝段翻炒,猪油的荤香进一步激发了黄鳝的鲜。再是调味,临出锅时浇一勺芝麻油,那香气勾得人直咽口水。虾仁也有讲究,滑油时,捞出来洁白如玉,透着股水灵劲儿。

图片

  虾爆鳝面

  “总有顾客跟我们反馈,说想要吃个加料版本的,我们在原来的虾爆鳝面上升级了一个精品虾爆鳝面,浇头是原先的1.5倍,还配了四个杭州的地道小菜。”徐艳军说。

  一口面送进嘴里,先是黄鳝的脆糯、虾仁的嫩,再喝一口汤,鲜味在舌头上慢慢散开。配上油渣、八宝菜、酱黄瓜、熏鱼四个小菜,咸的、脆的、香的,慢慢品完一整碗虾爆鳝面。才明白了金庸先生当年半年三顾奎元馆,提笔写下 “杭州奎元馆,面点天下冠”的缘由。这一碗面里,藏着的是老杭州的烟火气,也是奎元馆十五代手艺人的坚守。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