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淳安:“双碳”实践绘就绿水青山生态图景

2025-09-24 16:45:18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任毛盼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通讯员 任毛盼)2020年9月22日,中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国家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五年来,淳安县作为“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地,始终牢记嘱托,以绿色电网为笔、智慧服务为墨,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持续注入绿色动能,也在“双碳”征程中写下淳安注脚。

  电力守护,青山生金共富路

  盛夏蝉鸣,下姜村共富集市热闹非凡。竹编工艺品、野生茶油、土蜂蜜、特色菌菇等农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在摊位前流连忘返。“以前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现在生态成了我们最大的本钱。”返乡创业的姜大姐一边包装农产品一边笑着说,“很多客人说,这儿的水清得能见底,山绿得能养眼,晚上抬头还能看见星星,是‘梦里老家的样子’。”

  这样的变迁,离不开电力的坚强支撑。海拔880米的胡家坪村,曾是偏远贫瘠的小山村,如今却因越野骑行道、星空营地等设施成为网红打卡地。“没有电力这个先行官,就没有村里的巨变。”村党支部书记罗长木感慨。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为胡家坪村实施动态增容,变压器从240千伏安增至1600千伏安。“只要有用电问题,台区经理一定第一时间到达。”威坪供电所所长江龙表示。进一步增容计划也已提上日程,全力护航乡村旅游绿色发展。

  绿能转动,产业焕新提质效

  在淳安,传统农业正借“光”生金,低碳转型蔚然成风。

  沪阳农业菌菇厂的厂房屋顶,光伏板如“蓝色铠甲”熠熠生辉。“菌光互补”项目每月为厂区节省电费近万元,实现了“阳光变收益”。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从勘查、设计到并网的一站式服务,定期上门巡检,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与此同时,鱼塘光伏项目即将并网,打造“上发电、下养鱼”的“渔光互补”新模式。光伏板为鱼塘遮阳降温,减少水分蒸发,抑制藻类生长;水域的自然冷却又能提高发电效率,形成良性循环。供电公司提前介入,量身定制并网方案,配套建设并网点,确保绿色电力可靠上网。

  这一切,都是淳安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绿色能源不断擦亮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的“金名片”。环湖绿道上,72座充电站、224个充电桩如绿色明珠般散布,形成便捷的5分钟充电圈。

  “车在充电,人赏美景,这样的旅行体验太棒了!”上海游客张伟赞叹,“每隔5分钟就有一个充电站,完全不用担心续航问题。”淳安正以绿色电网和智慧充电设施,加速交通领域电能替代,助力“双碳”目标落地,让每一位游客都能零碳出行、畅游千岛湖。

  数字赋能,智慧能源绘新景

  走进下姜妙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棚,智慧农业正悄然生长。自动喷洒、温湿度控制等电气化设备全部接入乡村智慧能源平台,实时监测大棚用电状况。农户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查看并调控环境参数。

  妙方农业负责人姜承堂展示手机界面,上面清晰显示每个大棚的湿度、温度及设备状态。“系统上线后,大棚节水近40%,肥料利用率提高30%,每亩年增收约一万元。”他笑着说。

  走出大棚,智慧用能正改变整片土地——智慧路灯沿绿道延展,低碳民宿掩映山水,全省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助力绿色出行。光伏顶棚、储能设备与充电桩协同运作,构成可灵活调度的绿色微电网。

  在浙西山区,首座“光储联动”电站已正式投运,以独立主体身份参与省电力市场调度,在迎峰度夏期间发挥调峰、调频、应急支撑等多重功能。据估算,该电站每年可提升清洁能源消纳2500万千瓦时,满足约2.5万户家庭全年用电,减少碳排放0.9万吨。

  站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的新起点上,国网淳安县供电公司将继续锚定绿色坐标,加快探索“两山”转化与低碳发展新路径,让4427平方公里的绿水青山实现生态与碳汇价值的多元提升。通过持续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为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注入更强电网动能,在之江大地上续写“两山”理论与“双碳”战略交融的崭新篇章,让绿色成为淳安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让共同富裕与低碳文明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