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10时28分左右,在台州临海灵江畔的浙江宏盛造船厂码头,我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平澜号”成功下水,船身上绘有象征“善意与和平”的熊猫图案。
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 叶剑锋 摄
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 叶剑锋 摄
该船续航能力可达15000公里,由台州船企历时近两年精心建造完成,是我国乃至全球首艘集医疗、救援、培训功能于⼀体的大型公益船舶,标志着中国民间力量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领域迈出历史性⼀步。
这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建造,排水量达5000吨,总长100.15米,堪称一座功能完备的“海上移动医院”,配备包括检验、X光、B超、CT及手术室在内的完整医疗舱室,并设有直升机平台。
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 叶剑锋 摄
“以前赴海外开展救援的人员、物资要通过飞机运送,现在依靠这艘远洋救援船能装载更齐全的医疗设备和救灾装备,我们能更好地开展援助。”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珂介绍,该船具备装载千余吨救灾物资的能力,未来将赴东南亚、南太平洋、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为当地民众提供儿童先心病、妇女两癌、老人白内障筛查与治疗,还能开展山地、水域、地震等灾害救援的培训,还可随时响应重大灾害的救援与赈灾。
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 叶剑锋 摄
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 叶剑锋 摄
作为我国首艘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整个建造过程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依靠大量自主创新。“这艘船需要综合考虑医疗与救援结合、生活区域与防疫区域隔开等多种因素,比如将驾驶舱设计在船头,就是非常独特的设计。我们在建造过程中突破了重重困难,船上的管路布局错综复杂,同时医疗防疫标准也得到了严格落实——每层的空调系统都相互独立,还保障了从直升机甲板到手术室等关键区域的动线流畅。” 浙江宏盛造船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江志青自豪地说。
民间远洋医疗救援船 叶剑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