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开学第一课上什么?9月17日晚,西湖大学云谷校区多功能厅里笑声、掌声不断,“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专题宣讲活动正火热开展。来自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6组青年宣讲员,为西湖大学2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活动现场,宣讲员们从国潮风、二次元、网剧等话题切入,用开放麦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及充满青春味的表达,将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娓娓道来,整堂课有梗又有料。
“00后”方馨钰是浙江大学大二学生,同时也是cosplay爱好者,她现场装扮成《黑神话:悟空》中蜘蛛精“四妹”的人物形象,并围绕国漫背后的文化自信这一主题,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心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故事。“我想告诉小伙伴们,杭州之所以能成为‘动漫之都’,之所以能‘炼’出《黑神话:悟空》,与总书记当年的关心支持分不开。”在方馨钰看来,“国漫崛起”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个古典人物形象正在成为我们与世界对话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身穿戏服,穿插几句越剧《白蛇传》,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学生王哲的宣讲赢得了阵阵叫好声。他从越剧《我的大观园》成为现象级切入,讲述了总书记关心支持越剧发展的故事。在王哲看来,越剧的生命力在于,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根群众,扎根一线,回应时代,回应青年,才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文艺精品。
台上,宣讲员讲得走心;台下,师生们听得用心。
“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好玩有意思,不知不觉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观点。”在西湖大学攻读生命科学博士的范新文边听边记,十分享受;大一新生张孟凡在网上看到过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但不太理解其中的内涵。“听完宣讲后对何以浙江,何以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很长知识!”张孟凡连连点赞,“通过宣讲更加理解了什么是文化的力量,还理解了为什么文化是灵魂。”
“这些年轻人今天也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启发很大。”一个多小时的宣讲活动里,西湖大学教授吕有志变成“学生”,从青年的全新视角重新感受了浙江的文化内涵。他表示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将通过更多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以学生的独特视角和生动语言,用他们身边的文化实践,传播好总书记在浙江的文化故事。
近年来,浙江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留给浙江的理论和实践富矿,推动青年理论宣讲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接下去,“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宣讲活动还将走进全省其他高校,让青年讲给青年、青年影响青年成为理论传播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