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灵隐街道:以“零废共生”绘就社区可持续生活新图景

2025-09-19 17:22:42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邓虹 阮锦浩

  浙江在线9月19日讯通讯员 邓虹 阮锦浩在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集的街角,一场“可持续市集”正热闹开场——居民们带着闲置的书籍、玩具参与“物物交换”,手作达人展示着旧物改造的创意摆件,咖啡店主则将收集的咖啡渣打包交给志愿者,这是灵隐街道“零废共生”社区永续计划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灵隐街道以“无废城市”建设为牵引,依托 “盒狸循环社”为核心载体,串联起回收、改造、共享、市集等多元场景,让“零废”从理念变为居民可触可感的日常,构建起街道、商户、居民同频共振的“零废共生”生态。

  盒狸循环社:搭建零废共生“核心枢纽”

  走进东山集的“盒狸循环社”,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居民寄售的二手家具、数码产品,角落的“共享书架”上,数十本品相完好的书籍等待新主人借阅——这个小空间,正是灵隐街道撬动 “零废共生”的关键支点。自循环社落地以来,它便承担起“闲置资源中转站”的角色:居民可将家中闲置物品送来,经工作人员筛选定价后实现“闲置变现”,避免“旧物变垃圾”的浪费;针对回收的书籍,除了寄售,还会专门整理出适合社区居民阅读的品类,设立“共享书架”,让知识在流转中传递绿色理念。

  无废农贸市场:从“减塑”到“减量”的落地实践

  作为“无废细胞”创建的重要一环,灵隐街道以东山弄市集集为示范点,构建起“无废农贸市场”建设标准体系,让“无废” 理念渗透到买菜的每一个环节。市场内,50 家“绿色示范商户”

  率先亮明身份:摊主们统一使用生物可降解购物袋,引导居民减少塑料使用,并且根据商户需求,设低价值物回收箱,将分类成效与摊位考核挂钩,每月评“无废经营示范户”并给予奖励,带动商户主动参与分类,有效破解低价值物处置难题。

  与此同时,盒狸智能回收箱的引入,更让回收“精准化”——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后,箱体会自动称重、核算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现金,后台系统还能实时监控箱体满溢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回收,实现“分类有激励、参与有动力、回收有效率”。

  可持续生活实践:激活全民参与的“共生氛围”

  除了“无废市场”,“咖啡渣循环”“旧物改造”“断舍离行动”“可持续市集”等,也陆续成为街道“零废共生”的特色标签。街道在暑期推出“旧物改造”小课堂,邀请老师指导居民将旧纸板改造成收纳盒、废弃咖啡豆改造为手串、果皮制作成酵素等,不少居民带着改造后的作品参与“不多余二手市集”,既展示成果,也吸引更多人加入减废行列。

  从“盒狸循环社”的日常运转,到无废农贸市场的细节改变,再到可持续市集的热闹互动,灵隐街道正以“零废共生”为纽带,将环保理念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下一步,灵隐街道将持续完善“资源减量—高效回收—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链,让“零废”成为灵隐的鲜明标签,为 “无废城市” 建设贡献更多基层智慧。

  

责任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