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盛,暑气蒸腾,大暑节气如约而至,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正式拉开序幕。在位于太湖西南岸的水乡长兴,当地村民们延续着以冰豆花消暑养胃的传统习俗,用五道匠心工序将寻常黄豆化为清热养胃的夏日凉品,这道口感清凉、工艺考究的时令美味,藏着独有的饮食密码与乡土智慧。
上午9点,在长兴县洪桥镇洪桥村,村民周杏英已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将颗颗饱满的黄豆,注入清冽的山泉水,便开启了当天冰豆花的制作。她介绍,冰豆花的制作需历经泡豆、磨浆、煮浆、点卤、冰镇五道工序。“我们今年做豆浆的豆子,是今年的新豆子,用山泉水泡了6个小时才做的豆浆,做的时候也是用山泉水做的,做出来的豆浆很细腻。”长兴县洪桥镇洪桥村村民周杏英说道。
说话间,周杏英将泡得圆鼓鼓的黄豆倒入破壁机,乳白色的浆汁裹挟着豆香缓缓流淌。煮浆时则需小火慢熬,手中长勺不断轻撇浮沫,乳白色的豆浆在锅中泛起细密的涟漪。
最关键的是点卤,周杏英将石膏水徐徐倒入豆浆,同时快速搅拌。她说,手法要稳,卤水多一分则豆花老硬,少一厘则难以成形。静置20分钟后,豆浆凝结成颤巍巍的豆花,再放入井水镇凉,便是消暑佳品。
作为在太湖边长大的水乡人,当地对豆制品的匠心传承早已融入日常。如今科技发达了、生活条件好了,但这些传统美味依然深受喜爱,也同样保留着食材本真的营养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