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拱墅:八方汇聚,烟火升腾夜未央

2025-07-22 14:43:4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何雨蕙

  受访者供图

  百味江湖中的乡音缭绕

  夜色渐深,胜利河满街的大红灯笼亮起,既市井又不失文艺。

  入夏,正是吃夜宵的好时节。恰逢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胜利河美食街更是格外热闹。五湖四海的口音,不妨碍共享赛场外的“不醉不休”。

  街区里正在观看“浙BA”的食客 受访者供图

  四川幺妹罗晓晓的小店——“遇见串串”,就位于街区西门口。每天晚上五六点,当她来到店里的时候,晚霞的余晖渐散,店里早已是“热辣滚烫”。

  “我们主要就是做夜宵,忙起来能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100平方米的小店里,有着九张桌子,早的时候六七点就坐满了,天气热一点要等到八九点。

  来到店里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学校的学生,还有下了班的打工人,很多人已经吃了多年。

  一来到店里,罗晓晓就停不下来,“都是老熟客,我得招呼着。”

  罗晓晓和她的店 盛锐/摄

  这些老主顾,哪里来的都有,当然最亲切的还是乡音——罗晓晓记得,有一群从川西来的客人,特意来寻纯正四川味道,“那天正好还有驻唱在,一桌子人一起唱起来,让我感觉回到了老家。”这份浓厚的烟火氛围,也是罗晓晓来胜利河的原因之一。

  美食街开街十五年,罗晓晓也来了十五年,爱情、家庭、事业蒸蒸日上,除了一颗“想当老板的心”,她说还有对这片街区的信任和未来的笃定。

  比如,因为店里空间有限,街区开放外摆之后,罗晓晓也在积极和街区项目管理方沟通,“其实我店门口最多只能放两张桌子,在管理方的沟通协调下,隔壁不做外摆的店给我让渡了一些空间。”

  热闹的胜利河美食街 受访者供图

  在胜利河美食街,罗晓晓邂逅了爱情,孩子也几乎和街区同龄,一家人都在为这家小店忙前忙后,“期待打拼出更大的门店,将更多四川美食带到杭州。”

  从“遇见串串”出发,沿着不足千米的胜利河美食街漫步,就像翻开一本运河食谱,江南杭帮菜、东北烧烤、成都串串、贵州烙锅……这种“南北交汇、中外融合”的饮食图景,正是大运河赋予的独特气质,也是拱墅“海纳百川聚人才”的真实写照。

  受访者供图

  潮流地标里的烟火新风尚

  很多人觉得,夜间的烟火是爆炒炸烤的火热,是酒过三巡的喧闹。在胜利河美食街,它可以是河畔边微风吹来的静谧,或是露台上琴瑟交融的雅致。

  “我计划在这里打造一个小型的阳台演艺区。”孙董莲正在抓紧进行着自家店铺“欣味桐江”的装修工作。虽然是嘉兴人,但18岁起就生活在杭州的她,这一次就准备开一家全面升级的桐庐菜馆。

  作为杭城唯一以美食街命名的“国字号”特色街区,胜利河美食街开街以来便以地道杭帮菜闻名,这也是她为什么选择胜利河的原因之一,“十五年的金字招牌,就是源源不断的精准客流。”

  “在设计上,我们采用了当下最潮流的宋式美学和侘寂风的融合,简约而古朴,希望食客来到这里,就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孙董莲看来,后发优势带来的审美优势,是她从街区诸多开了十多年老店中突围的关键。而菜单中的富春江江鲜、桐庐山上的特色食材,更是她的另一件“法宝”。孙董莲估计,开业之后都不一定每天有货,但保证新鲜。

  孙董莲店铺的设计效果图

  穿梭在尚未成型的餐厅之中,孙董莲比画着这里未来的样子,“争取在8月底开门营业,抢一下夏天的尾巴。”

  说来也巧,孙董莲的店是街区面积最大的店,罗晓晓的则是最小的。正好对应“夜间烟火”的两种风尚。

  更巧的是,今年胜利河美食街也完成了微改造,以全新的“胜利红”形象惊艳回归。

  青石板路延伸至仿古门楼,300米“网红天幕”流转着海底星河、独具特色的“风景墙”勾勒出“水岸共烟火”的诗意画卷……夜幕下,光影交错的胜利河畔,不仅是美食的天堂,更成为年轻游客打卡的潮流地标。 

  受访者供图

  品茗论道间的好运悠悠

  很多人说,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

  饭后,踏上“好运悠悠”巴士,从一个街区到另一个街区,感受“一步一景”的诗意;或是乘上“荡荡儿”游船,自在诗意的江南慢生活,跃然其间。

  而串联起运河沿线的生活场景的,当属小河直街上的运閤集·十三爿文创茶空间。

  十三爿 盛锐/摄

  据《小河往事》记载,民国时期的小河直街茶馆林立,是百姓商贾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形成了独特的运河市井茶文化。如今的十三爿文创茶空间,既延续了这种市井烟火气,又注入了年轻化、时尚化的创新元素。

  走进十三爿,古色古香的原木色调,搭配着诸多产品展示,王星记的扇子、张小泉的剪刀、天竺山的天竺筷……既有传承千年的风韵,也能看到潮流前沿的创新。

  十三爿内的文创 盛锐/摄

  这里的茶,用古法技艺炒制了13款自主研发茶叶,每一款都有独特风味,“千里行”是龙井茶的清新淡雅,“运河红”是九曲红梅的醇厚浓郁,“青山鹤白”能喝出白牡丹的温润甘甜,“香积梵音”则能品出铁观音的回甘悠长……十三种茶香与运河故事相融,每一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

  十三爿文创茶空间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流动的文化博物馆’,让市民游客在品茗论道间,既触摸到大运河的千年韵味,也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蓬勃生机。”

  十三爿和它的茶 盛锐/摄

  在烟火气与潮流感交织的背后,拱墅区作为全省消费第一区、夜间经济样板区,正以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国潮经济、青春经济聚合发展,加快绘就“国际化、潮流范”的繁华商贸拱墅实景。2025年1-6月,拱墅区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8.5%,居全市第一。

  不仅如此,“不夜拱墅”也逐渐成为杭州文旅新名片。今年五月,作为拱墅区夜生活十大场景地标之一,胜利河美食街入选杭州市首批夜间餐饮集聚示范街区。

  正如胜利河美食街的“胜利红”主题墙所书:“胜利常来”,这场关于烟火气、潮流感与文化魂的探索,正为拱墅这座“时尚之都”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