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虎跑偶遇“小鹿”?西湖边为啥经常能看到它

2025-07-23 14:43:07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金檬 施雄风

  “我在杭州动物园门口看到一只‘小鹿’。”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帖子,说自己在虎跑路上的杭州动物园门口旁看到一只疑似“小鹿”的动物。

  受访者供图

  “是不是动物园里跑出来的?”网友致电杭州动物园,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答复:这是一只黄麂,不是动物园里的,而是野生的,已经在周边很久了。

  “我们拍它时还和它对视上了,它依旧淡定地慢慢吃草,再次感叹西湖群山的生态!”网友说。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7月22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发帖的赵女士。

  7月20日傍晚6点左右,赵女士和友人去西湖景区玩,路过杭州动物园时意外发现了这只黄麂。“它就在动物园售票处门口和虎跑路马路中间的绿化带中觅食,最后朝动物园方向去了。”赵女士说,她经常趁周末去西湖的群山之间走走逛逛,遇见过许多可爱的小松鼠,“像黄麂这种体型的野生动物还是头一回碰上。”

  潮新闻记者将照片和视频发给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章叔岩确认。

  “这是一只成年的公黄麂,可以看到它正在经历从麂茸到麂角的转换期。”章叔岩说。

  黄麂,又名小麂,属偶蹄目鹿科麂属。它们体型小巧玲珑,成年黄麂体长仅约80-100厘米,肩高约50-60厘米,体重约10千-15千克,是鹿科动物中体型较小的成员之一。黄麂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的植被质量和静谧度要求较高,大都生活在原始隐蔽的山林中。

  章叔岩告诉记者,近年来黄麂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提升,森林植被越来越丰富,给黄麂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此外,黄麂的繁殖能力也较强,种群增长较快。

  “黄麂胆小温顺,以草为食,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小,与人类冲突较少,可适应不同海拔的山林,西湖群山也是它们理想的栖息地。”他说,偶遇黄麂,不要过于接近它们,远观不打扰,给它们充足的安全感。

  近些年,西湖周边确实频现黄麂的身影。

  据多名网友反映,曾在杨公堤北山街口附近、老和山、太子湾公园、杨梅岭、西子宾馆等地点看到过黄麂。

  2022年,有杭州市民曾向潮新闻·钱江晚报报过料,在三台山附近的上山道路上遇到了黄麂。“杭州环境真的特别好,居然还能在城市里面见到野生的动物,也算一个有爱的遇见。”

  “杭州动物园(少儿公园)”微信公众号对此也进行过科普:“随着西湖景区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给动物们提供了愈发宝贵的生存与繁衍契机。与此同时,游客的保护意识不断提升,捕捉、恐吓野生动物的行为日渐减少——曾经怯于露面的它们,也更频繁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不仅是西湖边,还有部分市民在杭州城区多个地点遇到过黄麂。

  本月初,潮新闻就报道了杭州建德城区居民小唐家阳台变身“观麂台”的趣闻。小唐一家自2017年搬入这套紧邻小区后山的房子以来,常常能在冬日傍晚的阳台远眺到黄麂下山活动,夏日也偶有见到,至今已有八年。“它和我们已经处成了互不打扰的邻居。它散步,我们远观,各得其乐。”小唐在采访中说。

  小唐拍摄到的黄麂照片。受访者供图

  建德市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新安江区域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加强山林植被修复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活动范围也逐渐向居民区周边延伸。“黄麂频繁出现在居民区视野,正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直观体现。”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偶遇野生动物时,应保持安全距离,不投喂、不追逐,共同守护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