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穿过梧桐叶隙,悄悄溜进西湖区灵隐街道曙光社区的西湖书房。玻璃窗上贴着的蓝印花布剪纸在风中轻轻晃动,与室内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夏日歌谣——这里正在开展的传统印花彩染技艺体验活动,正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孩子们的指尖焕发新生。
长桌上整齐排列着桑皮纸刻成的花版,牡丹、莲荷、喜鹊等吉祥图案在阳光下透着细密的纹路。社区邀请的活动老师正耐心演示:“大家看这层防染浆,要像给布娃娃盖被子一样均匀。” 孩子们踮着脚尖围观,看着师傅将花版固定在棉布上,用木质刮板推着米浆在镂空处游走,白色的浆迹瞬间在布面上勾勒出灵动的轮廓。
阳光透过纱窗落在晾晒的织物上,红如榴火、黄似蜜蜡、绿若新柳的方巾在绳上轻轻飘荡。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脸上沾着的染液像花猫一样可爱。八岁的小罗举着蓝印花布手帕跑向母亲:“妈妈你看这只兔子,是我印的!老师说这叫‘玉兔呈祥’。”
活动结束时,每个孩子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彩染织物。这些带着童真印记的作品或许不够完美,却承载着最纯粹的文化记忆 —— 当孩子们用手指触摸那些凹凸的纹路,当他们亲眼见证白布在染液中蜕变,传统文化便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成为了可感可触的生命体验。
这个暑假,这些流转在指尖的色彩,终将成为孩子们心中关于传统与美的最初记忆,在未来的岁月里,悄然生长出对文化的热爱与敬畏。这一场由曙光社区学校和曙光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共同举办的非遗手工活动受到居民孩子、困难儿童和军人家属们的一致好评,之后我们会继续组办广受大家欢迎喜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