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燃”不让,解读舟山茶山浦水街的人气密码

2025-07-17 11:22:49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韩锋 包超玲

  茶山浦水街景色。由茶山浦水街运营方供图

  夜幕降临,位于舟山新城的茶山浦水街被灯光点亮,白墙黛瓦、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间,飘出的不只有茶香,还有咖啡豆焙烤的焦香与鸡尾酒果调的芬芳。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

  去年底,茶山浦水街正式开街,定位“新潮国风古镇”。短短数月,这里从一片冷清的商业地块,迅速蜕变为舟山文旅新地标,还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令人惊喜的是,目前入驻的约100家商户中,近六成由90后乃至00后主理。

  青年是希望、活力和未来的代名词,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茶山浦水街,解码青年创客如何以年轻的思维重构传统,让这片水街燃起城市烟火气,成为舟山夜间消费新集聚地;水街又凭借何种特质,悄然成为青年逐梦的“桃花源”。

  当“国风”遇上“Z世代表达”

  “尝尝这个菠萝特调,新鲜菠萝榨汁,再把菠萝皮和柠檬皮低温慢煮萃液加入,产生淡淡的木质尾韵。”晚上8点,茯苓酒吧的吧台前,“00后”主理人余佳桦正与调酒师一起调制新品。灯光下,晶莹的鸡尾酒杯折射出迷人的光彩,几位顾客正用手机记录这美妙的时刻。

  “很多人觉得国风街区就该卖盖碗茶、酸梅汤,但年轻人真正想要的是‘氛围对味,体验自由’。”今年4月,刚走出校园的余佳桦与朋友共同创办了这家复合型清吧,白天是专业咖啡工作室,入夜后则变身创意调酒吧。

  艺术系毕业的余佳桦,还做出了更大胆的跨界尝试——在酒吧内部空间打造了一个摄影工作室,计划推出“微醺写真”。

  这种混搭意外火了。白天的白领和晚上的酒客在这里无缝衔接,高峰时段甚至一位难求。

  “468汉堡”店铺。由受访者供图

  同样与水街风格形成强烈反差的还有“468汉堡”。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一扇古朴的雕花木窗里飘出浓郁的牛肉焦香——这里藏着三个年轻人开的西式汉堡店,也是与街景“违和”却颇受欢迎的存在。

  去年夏天,三位1998年出生的小伙子——徐彦霖、连帅虎和李睿明,用一辆面包车开启创业之路。在小干岛夜市,他们的后备箱汉堡迅速走红。

  而让他们决心扎根的,是今年初闯入茶山浦水街的那个傍晚:夕阳将飞檐剪影烙在石板路上,水榭边茶香氤氲,不仅有穿梭打卡的游客,还有携娃散步的居民。“就是这儿!”三人一拍即合——他们要把汉堡店,开进这幅浸润着人间烟火气的江南水墨画里。

  正是这种碰撞成了最大的卖点。“在古朴楼阁里吃到了穿越千年的汉堡,这很赛博江南。”社交平台上的食客留言是最好的印证。

  “468汉堡”主理人。由新城管委会供图

  这些看似跳脱的业态,其实暗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他们既钟情于青瓦白墙的意境,又希望以更自由的方式融入其中,追求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多元体验。

  “水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没把‘国风’当枷锁。”余佳桦这样总结道,“它给了我们一张水墨画当底纸,但允许在上面涂鸦。”

  免租期+运营团,让年轻人“轻装上阵”

  对于青年创客来说,第一道坎往往不是创意匮乏,而是来自启动资金的压力。茶山浦水街深谙此道——一套量身定制的创业扶持体系,正为年轻梦想提供更轻盈的起跑点。

  “你看,玻璃在1300度火焰下,会变得像融化的太妃糖一样柔软。”下午三点的阳光斜照进“玻灵玻灵”工作室,主理人庄雨萌正俯身指导一位女孩利用非遗灯工玻璃技艺制作字母挂坠。桌面上的火枪喷出幽蓝焰心,玻璃棒在高温中逐渐软化,随着镊子的灵巧翻动,渐渐舒展成“S”形曲线。

  庄雨萌正指导顾客体验非遗灯工玻璃技艺。由受访者供图

  看着眼前慢慢凝固的艺术品,庄雨萌不由得感慨:“这恰似我们创业初期的状态:美丽却待塑。”这位95后女孩的底气,来自水街独特的阶梯式免租政策:根据租赁面积大小给予不同的免租期,让创客用时间换成长空间。

  水街招商运营负责人道出设计逻辑:“对我们来说,免租期不是亏本买卖,而是更长远的战略投资——青年创客把省下的租金转化为产品力,整条街的竞争力便水涨船高。”

  免租期只是起点,专业赋能才是内核。

  “如今行业竞争激烈,我们更希望青年创客能走稳第一步。”水街招商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前期,他们便提供清晰的创业成本核算——除了房租,装修、人力、食材储备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都得心中有数,“当创业者准备充分,水街的大门始终敞开。”

  依托20余人的专业团队,水街还为入驻商户提供全周期成长支持——

  创业初期,联动自有新媒体矩阵,为店铺精准引流,把品牌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紧盯每日营收数据,一旦发现店铺坪效亮黄灯,立即预警加支招;

  定期举办文旅活动,邀请创业者入驻市集摊位,变人流为“客流”。

  茶山浦水街航拍。由茶山浦水街运营方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商户还自发形成生态链。

  “我们各个店铺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共生共荣。”徐彦霖指着收银台旁贴着的其他店铺二维码说。

  在这里,年轻店主们打破了传统商业的边界:汉堡店的客人可以扫咖啡店的二维码点餐,咖啡店和酒吧里也能下单汉堡和甜品,打烊后的面包店甚至会把当天没卖完的产品放在酒吧代销。

  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助模式,让整条街区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匠心跳动,将热爱融进品质里

  清晨7点,茶山浦水街还未完全苏醒,“468汉堡”的后厨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连帅虎将新鲜牛肉搅碎、腌制好后,精准分成100克一个的肉团,紧接着开始有节奏地摔打。

  “50下,一下都不能少。”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向我们展示“职业印记”——手臂上隆起的肌肉线条,“这样摔打出来的肉饼,煎的时候才不会散开,且口感有嚼劲。”

  为了保证品质,他们坚持每一道工序都手工完成。“说到底,也是因为我们三个都爱吃汉堡。”徐彦霖告诉记者,每次吃到不满意的,就会想“要是这样做肯定更好吃”,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动手试验。有一次三人为了调试配方,连续工作了七八个小时。最后累得直接趴在桌上睡着了。

  深夜的店铺里,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后,庄雨萌并没有急着离开。她专注地研究帮助客户调整作品细节的方法,灯光映照着她认真的侧脸,“很多人说把爱好变成工作会失去乐趣,但我觉得,这样的工作是一种享受。”

  谈起与灯工玻璃艺术的结缘,她的语调立刻轻快起来:“第一次看到玻璃在高温下流动变幻的样子,那种将创意瞬间定格的魔力,让我非常着迷。”最初只是网购简易设备在家尝试,没想到越做越多,也越做越好,逐渐萌生了创业想法。

  庄雨萌的玻璃作品。记者 黄宁璐 摄

  为了精进技艺,她和男友专程前往景德镇拜师学艺。开业前,他们又闭关赶制展品,常常工作到凌晨。如今开业仅一个月,已经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有的甚至成了常客。接下来,他们计划推出玻璃吹制体验项目,让这份晶莹剔透的创意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创业就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暖黄的灯光下,余佳桦神情专注地为顾客调酒。从坚持“零添加”的特调鸡尾酒,到云南实地选品的咖啡豆,再到别具特色的摄影空间,每一处细节都倾注着他炽热的执着。

  茯苓酒吧。记者 黄宁璐 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群年轻人选择用“慢功夫”将滚烫的热爱淬炼进产品。这种执着,或许就是商业应有的模样。

  当传统文化遇上青春创意,当商业空间注入人文情怀,茶山浦水街正成为舟山最具活力的文化地标,也见证着新一代创业者的梦想绽放。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