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火热开场,各地古镇纷纷发力招揽游客。然而,当踏足各地古镇时,扑面而来的却是惊人的相似:大同小异的招牌“臭豆腐”、新晋网红小吃“轰炸大鱿鱼”、似曾相识的“文艺咖啡馆”……文化根脉的模糊与体验的雷同,让满怀期待的游客频频遭遇“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喧嚣中,衢州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却飘散着独树一帜的气息。
地道风味扎根衢州水土,是水亭门最鲜明的印记。新鲜出炉的烤饼,面皮带着炭火烘烤的焦香,内馅是本地土猪肉调制的咸鲜滋味;遵循古法的手工水晶糕,是机器无法复制的柔韧口感,是时光沉淀的手艺;而那一锅锅翻滚着、红油锃亮的“三头一掌”,更是将衢州人“嗜辣如命”的饮食性格展现得酣畅淋漓……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正辣得直哈气,却根本停不下嘴:“嘶……这辣度够劲!鸭头卤得特别入味,在其他古镇绝对找不到这个味儿。专门冲着这口‘衢州辣’来的,值了!”在水亭门,像陈先生这样被“衢州味道”吸引而来的游客比比皆是。
地道风味的魅力不仅在于舌尖,更在于背后的技艺传承。邵永丰麻饼铺前,“打开,合拢,这叫孔雀开屏”,老师傅行云流水般“一开一合”,展示着“飞龙在天”“芝麻开花”的独特技巧,浓郁的芝麻香气随之弥漫开来,据了解芝麻原料来自衢州本地农户;而在不远处的衢州老字号“德辉酥饼”店铺里,同样是一派坚守的景象,店主一边麻利地将金黄酥脆的酥饼装袋,一边向笔者介绍:“我们的酥饼,坚守百年配方,严选地道食材,由农家梅干菜搭配本地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高温慢火烘烤而成的,游客认的就是这个衢州味道。”
笔者观察发现,在水亭门坚持售卖地道衢州小吃的小吃店铺占比超过80%,这份坚守,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磁石。没有盲目追逐全国爆款,没有刻意堆砌网红小吃,水亭门用最“土”、最地道的衢州味道,在古镇小吃同质化的迷局中,开辟了一条清晰而自信的新路。
放眼整个衢州,这种以“地方风味”激活文旅的思路并非孤例——北门街升腾的市井烟火气里,藏着同样地道的衢州小炒;江山廿八都古镇里,青石板巷飘荡着铜锣糕的甜糯香气;龙游石窟旁,沉淀千年的古老饮食习俗仍在散发着独特魅力……这些扎根于衢州水土的味觉记忆,正以最质朴的方式,编织出一张独具辨识度的城市美食地图,让每一处风景都因"味道"而鲜活。
破解“千镇一面”困境的密码,正是深植于地方文化的生活滋味。让地方的风味自己诉说故事,游客的舌尖自会铭记住一个鲜活、独特、难以复制的“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