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乱地到风景田,嵊泗让渔农村自留地变身“共生”田园

2025-07-08 14:32:20 来源:潮新闻 通讯员 梅思嘉 记者 沈晏

  曾经散乱的自留地如今整齐划一,点缀其间的“亮相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统一刷漆美化的农用塑料桶与周边景观相映成趣……嵊泗县五龙乡边礁村的田间地头正在发生一场蜕变,这是嵊泗县创新实施“礁关红认领田”治理体系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是该县探索渔农村自留地整治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嵊泗县五龙乡对162.4亩村民自留地展开全面排查,创新推出“礁关红认领田”治理模式。在边礁村“东东农场”,19块“认领田”如棋盘般整齐排列,每块田地也都有了专属“身份证”。村民们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随意摆放的塑料桶经过统一美化后,竟成了田间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农田三包”制度的推行,村民们自觉维护田容田貌的意识明显增强,昔日的杂乱地正蜕变为洁净美观的风景田。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的有力引领。嵊泗县五龙乡各村社充分发挥党总支核心作用,创新建立村“两委”“联系包干田”机制,并专门划定5块“党员先锋责任田”,党员骨干不仅管好“责任田”,更化身宣传政策员、农具规范摆放示范员等,有效带动周边农户主动参与整治、维护成果,实现“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

  为确保整治成果长效保持,嵊泗县还构建起立体化监督网络,人大代表们定期开展“田间巡查”,村民们则通过“田间意见箱”随时反映问题。这种“代表监督+群众监督”的双重机制,让12次巡查发现的16个问题得到及时整改,真正实现了整治成果“看得见、守得住、可持续”。

  从“零散地块”到“共生”田园,嵊泗县用“礁关红认领田”的创新实践,不仅重塑了渔农村的田园风貌,更让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治理理念在碧海蓝天间交相辉映。如今,这些焕发新生的土地,正承载着村民们的乡愁记忆,也托举起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