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航拍图/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 供图
这个初夏,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的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的“出圈爆款”可谓是应接不暇。从五一假期期间舟陌茶咖的“一杯难求”,到端午23支劲旅开启令人震撼的龙舟竞渡,再到赏荷季各路游客架着“长枪短炮”来到合兴村定格美景……乡村振兴,在一场场活动中得以具象化。
随着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村庄规划获批,小港街道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提升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在党建引领下,串联合兴村、姚张村、下邵村、下周隘村、钟家桥村、江桥头村、桥头严村7个沿江行政村,以“大生态”理念探索乡村组团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一年多以来,7村抱团联动,实现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局部富”向“全域富”的跃迁蝶变。
打破村界:红色引擎激活“1+7+N”新格局
近日,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党支部书记乐琳琳有了一些“甜蜜的烦恼”:“活动越来越丰富,游客越来越多,接下来还得招募更多的志愿者,体验感才会更好,我得再去发动发动”。可是就在一年多以前,还完全不是如今的面貌。
乐琳琳为记者翻开了手边的党建联建地图,这片7.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7个行政村虽各有特色,但曾经面临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问题。“合兴村守着龙舟文化却苦于产业单一,下邵村古街建筑日渐凋零,姚张村千亩良田产值低下……各村单打独斗,就像攥着一把散沙。”
转机始于片区功能型党支部的成立。在小港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小浃江流域党建联建”工程启动,构建起跨村联建的“1+7+N”体系,即以1个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党支部统领7村,撬动N个项目联动,打破行政壁垒。
乐琳琳清楚地记得,在季度联席会议上,7位村书记围坐一堂,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铺满长桌。合兴村拿出省级未来乡村创建经验,下邵村贡献古街空间,姚张村开放千亩农田……在土地整治、产业布局上共绘一张蓝图。
“在连片谋划时,街道充分尊重各村的自然地形地貌、村落传统格局与肌理基础,整合村庄资源,盘活60余亩闲置农田,让农文旅串线促共富有了要素基础。”小港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小浃江合兴段举办的第十一届龙舟大赛/小港街道 供图
在2025北仑区第十一届龙舟大赛上,配合着震天的鼓点,来自全区23支龙舟队的368名队员奋力挥桨,江面顿时水花飞溅。和赛场一样热烈的是岸上的观众的呐喊声。“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的7村在片区党支部的统筹下,共同使用水域赛道和周边村路停车场,集中力量办大活动。从预热活动“浃江龙舟记忆展”到“端午游园会”,从线上短视频挑战赛到线下龙舟赛事,累计吸引游客1.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0余万元。
“这龙舟一划,周边的村子都活起来了!”合兴村党支部书记周如芬很是激动:“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来往的游客骤增,也为我们各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绿水生金:三产融合锻造共富产业链
舟陌茶咖位于合兴村小浃江沿岸,最近经常有骑行客在此驻足打卡。“原木色的木质店面碰撞上火红色的阁楼框架,远远看到就非常吸睛。”游客胖仔告诉记者,他最爱的还是四面的大落地窗,喝咖啡之余望出去,蓝蓝的天空下,水面波光粼粼,非常治愈。
舟陌茶咖/小港街道 供图
曾几何时,这里只是一个老旧的老年活动室,闲置已久。去年,在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党支部的牵头下,这里得以焕然一新。“我们打造这些点位的目的,是要把各种新的业态,纳入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的整体规划之中,营造‘全域皆景’的氛围。”片区支部书记乐琳琳说。
梦想的种子撒下,却并非立刻就能生根发芽。当“全域皆景”在村里传开,各村村民心中也泛起了涟漪,同时也产生了疑虑:“我们的这些村,能行吗?”“投进去的钱,会不会打了水漂?”……街道的联村干部和村里的党员们,成了拨开迷雾的“点灯人”。他们踏着晨露,踩着星光,带着详实的规划图、算得清的经济账、外地成功案例,一户户叩门,一声声恳谈。疑虑的坚冰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共同的期待和参与的热情。
小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天然有着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的基因。这里农田水系发达,生态空间优异。街道联合北仑农投等国企单位,将46户农户近1000余亩土地流转整合,发展“稻虾共生”新型养殖,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与此同时,利用好共富直播间、浃江巧妇工坊等载体,进一步深化“小丰港”品牌影响力,带动周边100户村民就近就业,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助推片区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平均增长20%以上。
在自然风光及碶闸文化等优势的助推下,小港街道顺利推进浃江文化中心、稻禾餐厅、姚燮文化产业环三大产业发展项目,串联片区特色农产品、田园景观等资源,为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发展服务业打好“地基”。
绿水青山的价值在产业矩阵中加速释放。“悠暖花开”园艺工坊的多肉盆栽与“糕铁线”工坊的传统米糕,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四季更迭的稻田艺术节、新米品鉴会与汉服巡游、乡村音乐节交织,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六大共富工坊如珍珠串联,织就“吃住行游购娱”的全要素产业链。
整体跃升:从“一片富”到“全域兴”的发展密码
经过一轮轮筛选,片区党支部成功引进科导文化、中国美院等一批优质众创团队参与乡村运营。“稻田音乐会”“荷花游船”“宋韵婚礼”“汉服拍摄”等全新业态在7村各点位纷纷落地。
“扶上马,送一程”,跟随这些项目而来的,还有优惠的资金政策,如同源头活水,滋养着创业的土壤,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铺好前路。
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产业联兴,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党支部就像一双无形而有力的手,把7个村共17个精心设计的农旅打卡点如珍珠般串联起来,把沉睡的资源唤醒,为发展规划方向;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为治理夯实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在片区组团发展中,7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效力。片区党支部在庭院、田间设立的“村民议事平台”,党员发起志愿者招募令,在活动沟通、指挥交通、志愿服务等方面集思广益,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同时,抱团撬动区域内资金、项目、文化等资源统筹联动,以片区党支部牵头启用“导师帮带制”,让强村经验直通薄弱村,为“富民兴村”铺路。
在小浃江现代都市农业园,物联网系统监控着果蔬生长;在下邵姚张片区,修复的古街重现“水市初收趁晚晴”的面貌。
乡村全面振兴,“全面”二字体现在乡村振兴的全面覆盖,就是要积极探索乡村连片打造、融合发展。“破圈的关键是尊重乡村本底。”小浃江生态湿地片区“乡村运营师”梅科达说。
梅科达说:“要想实现从一村‘独唱’到村村‘合唱’的转变,深挖当地特色是关键。我们下一步将继续打造热门项目,在满足亲子研学、民俗体验、休闲打卡等不同人群需求的同时,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周边产业协同发展。”
小浃江的嬗变证明,当片区组团挽臂成林,“全域共富”便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触手可及的田园现实。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只有将“千万工程”精髓落细的坚韧——把散落的珍珠精心串联,让每粒珠子都在整体中焕发光彩。
共富之路,终需众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