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戴草帽的只有农人?建德有支平均年龄60+的“草帽乐队”

2025-08-08 10:50:07 来源:潮新闻 林雨尘 通讯员 刘志强 记者 乐美真

  身着红色背心,头戴草帽,行云流水地演奏各种不同的乐器,美妙的音乐倾泻而出……8月4日,在建德市三都镇的“醉三都”文化乡集,记者见到了正在排练的“草帽乐队”。

  戴上草帽,满是老茧的双手既可以干农活,也可以玩转乐器。

  花甲之年组团“出道”

  头戴草帽的不仅是农人

  2023年,几位音乐爱好者组成一支乐队正式“出道”,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年纪最长者已是古稀之年。

  他们总是头戴草帽,于是“就地取材”取名为“草帽乐队”。成员们笑着说:“在建德,谁说戴着草帽的只能是农人?”

  “草帽乐队”正式成立后,成员们纷纷投入各种乐器的学习。他们不定期地上课、排练,学习二胡、笛子、电子琴等多种不同风格的乐器。

  他们说:“只有通过持续学习,才能让我们乐队碰撞出不同火花。”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草帽乐队”俨然成为建德市“音乐+”文旅业态的一张名片,还曾在建德市第十五届农村文艺调演中荣获金奖。

  草帽乐队在建德市第十五届文艺调演荣获金奖。通讯员供图

  从婺剧爱好者变身电声乐手

  64岁农人是“全能乐手”

  作为首批加入乐队的成员,64岁的朱银标是乐队队长,也是大家眼中的“全能乐手”,他会二胡、胡琴、笛子、唢呐、电子琴、架子鼓等多种乐器。乐队里谁请假了,缺个人,朱银标总能顶得上。

  “全能”的背后,是勤勉的学习和全身心的热爱。

  “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之间有一些共通点,能触类旁通。”朱银标从小喜欢婺剧,退休后还主动和当地12名婺剧爱好者组建了“三都婺韵会”,有一定的鼓板基础。

  “要不要试试架子鼓?”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朱银标基本掌握了架子鼓的基础技能。“两者都是节奏感很强的乐器,敲法有些许区别,不过还是容易学习接受的。”朱银标告诉记者。

  “要不要学笛子?”“要不要学唢呐?”“要不要学电子琴?”……一句句“我学”构建起朱银标与过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2年来,朱银标收获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用唢呐和萨克斯合奏《挡不住的思念》;第一次走进高校和00后学生交流音乐……

  从农人到跨界当乐手,朱银标的生活多了别样的色彩。

  朱银标说,随着年岁渐长,自己的生活趋于规律和单一,“草帽乐队”的出现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刺激,“空闲的时候有一帮朋友凑在一起玩音乐,互相交流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了。”

  唢呐与萨克斯重奏

  与00后学生同台演出

  2年来,乐队成员已参与过大小演出共15场,他们对音乐的追求也不再局限于“民乐+民乐”“西洋乐+西洋乐”。“是否能有更大反差和更多碰撞?”他们想到了唢呐和萨克斯,热烈张扬与深沉内敛相互碰撞,“中西合璧”奏出前所未有的华章。

  图片由AI生成

  一曲《挡不住的思念》,成为“草帽乐队”新的代表作。

  朱银标说:“希望可以有机会一直和成员们在一起,也希望我们能走到更大的舞台上。”

  2024年11月,机会来了,“草帽乐队”的成员们来到浙江传媒学院,和00后大学生同台演出。在音乐声和欢笑声中,所有人的面容都是如出一辙的青春。

  上个月,“草帽乐队”又和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在舞台上合作。

  草帽乐队和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合作举办田间音乐会。通讯员供图

  再次回想起和学生们同台演出的日子,朱银标依旧很兴奋,“和00后一起玩音乐感觉很不一样,他们很年轻、有活力,教了我们很多不一样的音乐玩法,很期待和他们的再次合作。”

  图片由AI生成

  草帽乐队演出中。通讯员供图

责任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