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创3+模式 开启信访新局面

2025-02-19 18:10:44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陆赟

  浙江在线2月19日讯(通讯员 陆赟)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倾听群众呼声、体察民生疾苦的重要窗口和有效途径。下渚湖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信访工作,维护好群众合理诉求、合法权益。

  以党建+为引领,做信访的“指南针”
  下渚湖街道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将党建+与信访维稳相结合,打造“新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共建共治“一盘棋”,拧成服务群众、排忧解难“一条心”。一是党建+细化排查;开展定期联村机制,安排党员干部、职能部门每周六下村做好信访隐患排查,以网格为单位,逐户挨门串户走访、询问、登记,详细填写当事人姓名、发生时间及内容等情况,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群众反映基层有回音、诉求有处理、需要有帮助,增强了信访网格服务的精准性、快捷性、实效性,全力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二是党建+畅通渠道;对群众网上投诉信访事项,其余各部门条线全力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党员干部带头,按照“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交办、第一时间反馈”的要求,加大交办和督办力度,确保每一个网上信访事项都办得快办得好,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4年全年,共接到信访热线、网上投诉共696起,其中国家局信访件交办8件、县信访件交办23件、其它信访39件,已全部完成办理并答复。

  与法治+打配合,做疏解的“润滑剂”
  下渚湖街道主动把信访工作放在大局中定位考量,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依法履行信访工作职责,打造“法治信访”,不断提升信访法治化建设水平。一是落实法条,源头把控。依托幸福邻里、文化礼堂特色活动,普及《信访工作法治化指南》、《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所涉矛盾纠纷化解专业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知晓度和信任度,从源头上杜绝信访中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法治课堂,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授课,提高信访专干和村居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二是律师参与,有序推进。下渚湖街道充分发挥街道法律顾问、驻村律师智囊队伍优势,针对个别信访积案时间跨度长、成因复杂、化解难度大的实际,从法律角度向信访人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灵活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防止产生新的矛盾,以法治之道化解干千结,全力构建“信法不信访”良好生态。三是法庭联动,合力化解。为了把信访问题导入法治轨道,推动问题的依法化解,将部分法律可解决的问题落到实处,下渚湖街道整合调解资源,强化与法庭的沟通,建立了乾元法庭的联动机制。关于八字桥山林土地权益等重大疑难纠纷,邀请乾元法庭的工作人员参加,当会研究讨论,客观公正的进行评论,并对讨论的事项,会后进行合议,做出结论,增强答复的权威性。

  用情理+当助攻,做群众的知心人
  在常年信访中,一些信访人的思想发生了偏执,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个人的诉求。在信访案化解中,要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情动人,解开心结。信访案件的背后,大多是因为情感因素产生了矛盾,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访为友,把“信访”当“信任”,建立良性互动沟通的渠道。二是以理服人,梳理脉络。针对信访诉求,客观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信访群众的情绪,因人因事施策,讲清道理、讲清政策,疏解情绪,政策攻心,耐心细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促进矛盾化解。三是情理交融,夯实基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的是调处矛盾纠纷的灵活性。在处理信访案件时,讲究方式方法,把事实细枝末节搞清楚,把利益方方面面搞清楚,做到春风化雨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理育人,不断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