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道路抗疫”已经3天了,村民们也越来越主动配合。
“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这次的‘道路抗疫’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通村的中巴车停了,但是村里部分孤寡老人以及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生活物资出现短缺怎么办?”2月1日晚9点多,在淳安县屏门乡堪头村村脚的执勤点,堪头村联村干部姜爱明向乡党委书记程剑明反映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不是要先考虑起来?”
于是,经过短暂的“帐篷会议”,屏门乡研究制定了一套解决方案:每天晚上5点前由每个村统计上报本村孤寡户、居家医学观察户等生活困难群体所需购买物品清单,屏门乡安排专人负责统计购买,第二天10点指定“物资”专车运输到每个村的卡点,再由村里安排的“快递员”上门送货。
深夜还在忙碌的“统计员”
“春风啊,还没休息呢?”已是晚上11点了,乡党委委员胡仙贵走过方春风的办公室时,发现方春风还在忙碌着。
“是啊,还在统计村里上报的购物清单,等下还要报给商户,让他们准备好,好让‘物资’专车明天拿货,及时送到卡点。”方春风回答。
此刻电话又响起来,方春凤接起电话,是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项家龙打来的。
“喂,项书记,你好,怎么了?”“不好意思啊,这么迟还给你打电话,我们村还需要增加购物清单,能麻烦你帮我添加一下吗?”“好的,你报给我。”
“帐篷会议”之后这两天,参加工作才半年的选调生方春凤的办公室,电话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办公桌上的表格也是一张叠着一张,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忙碌到深夜。
“稍微还有点空,还要跑一下商家,看看物资的准备情况,有哪些货可以供应,如果没有村民需要的货,还要联系别的商家。”方春风说,仅2月1日这一天,统计汇总的物资种类就有12种,包括米、油、药品等,涉及农户48户,金额达3万余元。
凌晨就出发收货的“物资”专车
“老王,这么早就过来了?”“不早了,我还要跑好几个地方拿物资,同时还要运到各个卡点,要花2至3个小时呢。”这两天,王乔木天一亮就开着车出门,挨个点去取物资。
王乔木在乡里开了一家打字复印店,自己有一辆小货车,当乡干部找到他,希望他临时充当“送货员”时,他立马满口答应了下来。“现在电视上每天都在放防控疫情的新闻,我也想出一份力,但是又想不出我可以做什么,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我可得好好抓住。”
就这样,王乔木每天一早就从家里出发,按照拿货路线一路去取货,每到一个取货点,都会帮助货主搬运物资上车。有时临时接到电话通知,看一下还有时间,就会开着车去购买物品,不收村民一分钱。
屏门乡15个行政村分布在不同的山坞,100多公里弯弯曲曲的山道,并不能影响王乔木准时地将物品运到每个点。
中午穿行在村巷的“快递员”
如今,在屏门乡15个行政村,多了一个个穿红马甲戴着口罩的忙碌身影,他们骑着电瓶车在村里的小巷里穿行,挨家挨户送东西,他们就是“屏门里”疫情防控“快递员”。
每天“物资”专车到达时,他们协助一起将物资搬运下车,拿出纸笔将每户的物品分类放好,想好行驶路线,尽快将物资运送到孤寡户和居家医学观察户的家里。
“老章,这是你委托我买的药,我给你带来了。”将坑村党支部书记童盛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说道。这是童盛华今天上门送生活必需品的第10户人家。近日来,童盛华的工作计划中又多了一项工作——“屏门里”疫情防控“快递员”。
“今天辛苦你了,童书记”“应该的!”村头巷尾时长会响起这样的对话,然而很快又会被电瓶车的声音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