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彦 县委报道组 肖靓 程航)4月30日13时40分,风尘仆仆远赴北京的20个孩子,终于回到了家乡遂昌。等待他们的,是20天未曾谋面的父母。“乖孩子,让妈妈好好看看。”这一瞬间,家长们先前的激动与不安,顿时化为眼中即将掉落的泪水。
此前的28日晚,这群山里娃亮相“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一时间,全国各级媒体竞相报道。这是一个世界瞩目的舞台,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园艺盛会,全世界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想都不敢想,孩子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看着直播,参演孩子叶江南的母亲赖仙珠哭了。
从偏远山村到祖国首都,这群孩子叮咚山泉般的童声,“飞”出大山,跨越上千公里,把绿水青山间“音乐筑梦”的遂昌故事,唱给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听。
山里娃亮相世园会
唱响国际大舞台
“梦里远方思念如影流淌,年华芬芳追寻日月路长……”
4月28日20时30分,来自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和遂昌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的孩子们,用清脆甜美的童声唱起了《心底的天籁》,“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美丽家园”的大幕由此拉开。这场在长城脚下、妫水河畔上演的唯美演出,用犹如起舞彩蝶的妫汭剧场和高科技打造的园林情景,让来自11个国家900位不同领域的现场嘉宾赞叹不已。
“我的家,天是蓝的水是绿的,走过层层梯田,在白云缭绕的山巅,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茶园……”歌曲中,孩子们用1分钟的朗诵,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家乡——浙江遂昌。
开幕式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7个团体参与演出。20个孩子组成的遂昌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是唯一一个受邀的非专业团队。为了孩子们的演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亲自以遂昌为底画创作了朗诵词。
“很激动,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高兴。”音乐筑梦班的创始人之一戴建军直言,他自己也没想到孩子们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
自今年2月2日收到邀请函后,筑梦班的孩子们便开始了近3个月的准备。3月10日,第一次前往北京录音;4月10日,再次奔赴北京现场参加彩排、联排。4月,北京的夜晚还有些许寒意,每次的节目联排和节目审查,几乎都是从20时以后开始,有时甚至要到23时30分以后。室外温度只有五六摄氏度的夜里,孩子们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带妆排练,虽然冷,但从来没有人说过放弃。“从遂昌到北京,孩子们排练了上百次。”音乐筑梦班工作人员、成员家长许艳骄傲地说,“从初审到终审,孩子们没有喊过苦。”
这只是遂昌一群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还在上小学,最小的9周岁,最大的也才12周岁。孩子们用他们独有的乐观和坚持,实现了华丽绽放。
大师筑梦小山村
办起公益音乐班
自2013年“音乐筑梦班”开办以来,孩子们相继登上了市、省、国家级各大舞台,与国内顶级交响乐团合作,还在多个城市开办了专场音乐会。你一定会问,为什么是他们?因为在他们背后,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离开遂昌县城,驱车1小时,再乘坐渡船10分钟,便来到四面环水的湖山乡黄泥岭村。这个偏远的库区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土鸡村”。当年,遂昌躬耕书院的创始人戴建军就是循着土鸡的味道来到了这里。
“2008年第一次来就被深深吸引了。”戴建军是杭州人,杭州龙井草堂餐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一来就爱上了这里,开始关注这里的“农二代”。2011年,他在黄泥岭村动工建造了“躬耕书院”,在书院内推广古法耕种,还与村民一同耕读。每到周末,附近的孩子都能到书院免费上课,并在此收获他们的第二课堂。
2013年,戴建军邀请朋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陈琳及其丈夫、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来山里吃土鸡。在餐桌上,几个人萌生出一个新想法——创建音乐筑梦班,让音乐走进大山,开启山里孩子的音乐梦想。每年的5月,筑梦班面向遂昌招考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有一定音乐天赋的孩子进行培养,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小长假和寒暑假。戴建军介绍,筑梦班的教学完全是公益性的,孩子们来上课分文不取、食宿全包,他们还专门雇车上门接送孩子。
不仅如此,书院还邀请来自北上杭的各路名师甚至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授,为山里的孩子编制专属教程,面对面授课。
青年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赖嘉静是音乐筑梦班创始人之一,也是陈琳老师的学生。追随老师的步伐,从2013年开始,她就来到音乐筑梦班当志愿老师。每逢假期,只要有空,赖嘉静都会从北京赶到遂昌教孩子们学音乐。“我算了一下,每年待在遂昌的时间超过50天。”赖嘉静笑着说,作为湖南人,假期在遂昌的时间比回老家的时间还长。
这次赴京演出,赖嘉静是筑梦班的带队老师。从孩子们接到音乐演出通知后到进京彩排前,她每个周末都会赶到遂昌,辅导孩子们歌唱和朗诵。
可是山里孩子淳朴,表演张力不够,怎么办?
朗诵词里写有茶园和梯田,去北京之前,老师布置了最后一个作业:去看看自己的家乡,在田野和茶园里歌唱。果然,孩子们表演更生动了,这是家乡赋予他们的自信。充满自信的演出在世园会开幕式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高起点是筑梦班的特色,请艺术家来教这些孩子,用戴建军的话说是“原子弹打鸟”。但是,究竟是什么吸引艺术家倾力教山里娃学音乐呢?是遂昌的青山绿水,更是孩子们的真挚和淳朴。
好山好水好食物,艺术家们来到这片土地后就被迷住了。“我安排你们吃好、住好,你们可以免费在这里创作,空余时能否也免费给孩子们上上课?”说起这些,戴建军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正是在他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不辞辛苦,自掏腰包,来到这里公益教学。
“我也带过其他儿童合唱团,遂昌孩子在演唱技巧上略显生涩,但他们纯净的声音和对音乐的专注是独有的,我愿意一点点教他们。”赖嘉静希望自己能在这片纯粹的土地上撒下音乐的种子,静等花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赖嘉静不计回报的付出也感动了她身边的同学加入教学行列。赖嘉静的同学、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张艺馨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一首童声合唱作品《筑梦青春》。如今,孩子们用自己独有的情感来解读,为歌曲带来了特别的生命力。
城市反哺乡村
开启“两山”新通道
如今,戴建军恍然意识到,黄泥岭的“音乐筑梦”实践,应该是新时代城乡互动的一种创新模式。他说:“这是绿水青山向着金山银山的一种蜕变,也是乡村山野未来的希望所在。”
公益筑梦,反哺乡村,为大山里的孩子开启了音乐梦想。而这些艺术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前行。
曾佳慧是黄泥岭村土生土长的山妹子。在躬耕书院,她第一次聆听到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演奏家、国内著名广陵琴派传人陈雷激的古琴弹奏时就着迷了,决定跟着老师好好学习古琴。一次课后,陈雷激让大家自己练琴。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曾佳慧一个人还在练。短短几天时间的学习,曾佳慧右手弹奏技法已有模有样。
后来,戴建军和陈琳共同出资,让曾佳慧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试读。曾佳慧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很用心也很争气,苦练一年后,第二年就通过了全国校考,又从附中一路考进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实现了她心中那个小小的梦想。
12岁的华一诺是此次北京之行队伍中的“大姐大”,小姑娘文静典雅,在老师和妈妈的眼里还有那么一丝“高冷”。经过训练,华一诺的合唱、朗诵部分基本没问题,但她总是笑不好,笑不出自信。大家都急坏了,但也没办法,导演甚至决定换人。就在这一刻,华一诺放开束缚,笑得那么自然、那么自信。“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练习,我不能被换下来。”华一诺坚定地说。
“可能是太紧张了。但这个紧张不是因为胆怯,而是知道表演机会难得,孩子们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许艳说,表演一结束,所有孩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看直播回放,反复地看,看有没有自己的镜头,看自己表现得好不好。
音乐筑梦班里,所有孩子都热爱音乐。在这里没有音乐考级的想法,孩子们也没有必须成为音乐家的包袱。音乐筑梦,是给这些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更是给予孩子们追逐自己梦想的力量。戴建军用12个字概括了筑梦班的意义所在:提供舞台,建立信心,懂得感恩。
家乡的未来需要孩子们的努力。筑梦班的老师们希望孩子们通过音乐获得自信,学会感恩,放飞梦想,长大能记住这么多人曾经为他们“筑梦青春”。音乐为孩子“筑梦”,更为乡村“筑梦”。未来某一天,孩子们能心怀感恩,“反哺”社会,这就是遂昌的梦想,也是社会的梦想。
如今,每逢假期,曾佳慧会回到遂昌,为音乐筑梦班的学弟学妹们上课。她说,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就跟6年前陈雷激、陈琳老师为她做的一样。她很感恩,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在音乐筑梦班把音乐梦想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