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记者 张凡)
包海涵,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3年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首批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
1963年底,包海涵入职当时的杭州市建设局规划设计处,开启了他为杭州规划奉献的一生。四十余年,他亲历了五次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更是五次亲手绘制了杭州“总规”的草图,被后辈们亲切地称为杭州规划的“活地图”。
新中国初期,杭州是综合性工业城市
包海涵回忆,上世纪60年代,杭州城还很小,只有几十万人口。
城市中心最北到拱宸桥,最南到南星桥和闸口,最繁华的是解放路官巷口到延安路的L型路段,所谓的主干道也只有南山路、湖墅路、庆春路、解放路等。公交车傍晚6点半后大都停运了。
当时杭州的定位是“综合性工业城市”,杭钢、杭氧、杭汽轮、杭州棉纺厂等工业企业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这段老牌国有企业兴旺的日子,也成为了老杭州们的集体回忆。
改革开放,杭州转型
1978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抓好城市规划工作”。当年7月,“杭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全力实施新一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包海涵是负责总图的成员,他和同事们带着图纸,骑着自行车,在杭城的大街小巷穿行,调研现状。
1983年5月,凝聚了无数规划师心血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浙江省的省会,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发展第三产业,限制重工业,并搬迁城市中心区内污染环境的小型工厂。
然而,这版“总规”的“有效期”很短,杭州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想象。
为此,1985年“总规”的修改补充工作又摆上议程,参与其中的包海涵和同事们又开始思考:城市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我们认为,要顺应杭州火车东站(老东站)的建设,城市布局应该往东拓展。”包海涵说,同时,为方便市民和旅客进出东站,路网建设也必须跟上,于是,规划天城路与文晖路相接、跨铁路的文晖大桥、新塘路等城东道路网也纷纷跃然图上,秋涛路-石桥路的快速路功能也在这一版规划中得以确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版“总规”修改中,已经超前地规划了钱塘江三桥、四桥,为此后的跨江发展创造了条件。经过反复论证修改,这版总规修改于1992年5月上报浙江省政府。
世纪之交,杭州过江了
1996年,国务院批准萧山、余杭的六个乡镇划入杭州市区,杭城版图正式“过江”;2001年,国务院又批准萧山、余杭撤市设区,杭州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一举跃升至3068平方公里,杭州的发展空间大大拓展了。
这样一来,“总规”又不得不作新一轮修编。此时的包海涵已年过古稀,但仍投入到新一轮“总规”的草图构思勾画中。
这一轮编制的规划“亮点”有:规划江东工业区,为杭州大力发展各类产业提供发展预留空间,彻底解决了杭州发展工业与发展旅游之间的长期争论;
提出在钱江新城对岸建设钱江世纪城,与北岸的钱江新城遥相对应,并将主城庆春路与萧山市心路通过江底隧道相连。目的就是将江北、江南两个中心打造成“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耀眼亮点。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再到“拥江发展”时代,包海涵是其中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他说,杭州城市的飞速发展,使每轮“总规”的周期都很紧凑,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总规”连起来,就是一部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
“看着自己在规划中提出的一些大、中项目和设想,一个个得以实现,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作为一名资深城市规划师,包海涵认为,做城市规划,眼光要放长远,胆子要大一些。
目前,杭州正在编制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作为一位老城市规划工作者,包海涵衷心希望新一代的城市规划师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大胆构思,把杭州规划成更加宏伟、美丽的世界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