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嘉兴入选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标是重塑“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江南水乡风貌。经过四年的建设,日前迎来“国考”。4月2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评价现场复核专家组来到嘉兴,进行现场复核考察。
记者了解到,嘉兴投资40.23亿元,在18.44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板”工程,8个汇水分区的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指标全部达标。接下来,嘉兴将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清明将至,春季的禾城嘉兴,气温起伏不定,淅淅沥沥的春雨也少不了来刷一刷“存在感”。“这里以前下雨都是泥浆水,现在有了这个透水路面,鞋子几乎不会打湿了。”在嘉兴新丰镇丰北农贸市场,居民王阿姨对农贸市场外铺设的透水路面赞不绝口。
王阿姨口中的“透水路”就是“海绵型道路”,它像海绵吸水一样能够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这正是嘉兴推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前,对于大多数嘉兴市民来说,海绵城市还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在2015年之前,我们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海绵城市。”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坦言。而如今,经过四年的试点推广,嘉兴拥有了众多能够“呼吸”的“海绵体”,海绵城市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其示范效应也在不断放大。
所谓海绵城市,其实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被叫做“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也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的渗透作用,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这种理念下建设的城市,有更好的水生态环境,并能给予市民更多的获得感。
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遇到强降雨,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管道快速排出,而过去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城市建设理念。
该负责人介绍,“我们过去对于雨洪管理是以排为主的做法,可以说在强降雨的时候,70%的雨水被直接排入管网继而白白流失,只有不到30%的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比较明显。”同时还分析说,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将建筑、道路、绿地等作为载体,以“渗、滞、蓄、净、用、排”的低影响开发手段,将过滤后的初期雨水尽量保留在地表,在雨水径流的过程中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短时间内的排水压力。
从五个方面实现海绵城市全面推广
在嘉兴金平湖大道与胜利路交叉口的景观绿化带上,记者观察到,这里的路面采用透水沥青,雨水可以通过透水路面渗入地下,路边采用“堆土造山”和“植草浅沟”的技术,雨水沿着“山坡”自上而下,流进“浅沟”中暗藏的盲管,进入雨水管道,尽量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冲刷。
“海绵”后的嘉兴,城市功能有了明显提升,给当地居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三年来,嘉兴改造市政道路26条,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得到提升;改造建筑小区75个,约2.5万户居民受益;治理湖泊5个,改造提升河道岸线24.7公里,提高了河湖调蓄能力,改善了河道生态功能;改造公园绿地8个,居民休闲游憩环境得到提升,城市也变得更加宜居。
此外,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嘉兴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试点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71%;嘉兴市区10个内涝积水点全部消除;继续保持无黑臭水体;主要水质断面Ⅲ类水体提升了30个百分点;防洪堤达标率达到100%,实现了“防洪标准100年一遇、排水防涝标准30年一遇”。
“创新产品、工艺和技术”也是嘉兴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记者了解到,在试点过程中,嘉兴结合本地地下水位高、淤泥渗透性差等特点,积极寻找对策,探索研发适合本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目前已取得13项技术专利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此外还探索出人行道透水砂浆新材料、透水混凝土商品化生产技术等。
“我们将从海绵+地方立法、海绵+智慧城市、海绵+技术创新、海绵+后期养护、海绵+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嘉兴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