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过年》讲述一个山区儿童石头前往北京与父亲一同共度新春的故事。首都北京在千万个普通劳动者的建设下焕发着崭新的容颜。石头在父亲的陪伴下感受到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立志长大后投身于建设祖国的行列中。
三位少年,三个关于人、家、国的故事。这是“中国童年影像绘本系列”首批出版的三本丛书。
美,是丛书给人最大的感受,明澄纯美的文字和动人心魄的图片中流淌出丰盈的人文关怀。
《外婆桥》中,作者笔下的江南,从一首童谣展开,桨声欸乃,拉开小女孩的一个普通假期的序幕。
关于乡愁的时代共鸣,正如祖孙俩在赏月时的对话。小孩子长大了,就会觉得外面很大、家里很小,总想离开小小的镇子去更远的地方。然后在一年一年的时光里,一边远行一边怀念。
绘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江南风物。蓝印花布、江南水市、皮影戏以及非遗手工等地方独有的文化风情得以一一呈现,这是属于主人公的短短的假期时光,也是送给小读者的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
绘出最美的中国童年故事
“这是一套以原创为创作导向、以融合为创作思路、以正能量主题出版为创作意愿、以人文关怀为创作理念的精品绘本。”首发式现场,浙江摄影出版社社长陶文杰说。
“‘绘本’不仅仅是用绘画形式与文本内容互为补充的图书类型,在国外,绘本涵盖的类型更为广泛,绘画、摄影和动态影像都可以作为绘本呈现形式,覆盖多年龄层,是一个很有前景、有想象空间的文化产品。”浙江摄影出版社首创一个“新绘本”概念。
“中国童年影像绘本系列”第一次策划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的陈晖教授提供了策划帮助,并且提供了“写实性与真实性、社会性与时代性、儿童主体性、本土文化的多元性”等几个创作导向。最终,编创团队确定“以摄影图片的形式讲中国孩子的故事”。
创新之路,是一条经常推翻重来、不断怀疑又不断重拾信心的原创之路。
三本绘本中,《外婆桥》的故事是最早成型的。作者海飞起初的建议是由他撰文,陶文杰绘制插画,合作一本寄托一代人的江南情结的作品。
今年初,编创团队又去北京师范大学跟陈晖教授就第一批绘本的框架进行了讨论。充分考虑陈晖教授的建议,结合地方出版资源和出版优势,分别联系了作者之后,“中国童年影像绘本系列”首批定下了三个故事框架。
三个故事分别从理想与信仰(《听,五星红旗在飘扬》)、乡愁与文化传承(《外婆桥》)、小家与大国(《到北京过年》)等角度切入,注重主旋律与正能量的表达与呈现。在图片的选择上,没有在图片库中“按图索骥”,而是邀约华盖创意图片社签约摄影师,有资深摄影连环画拍摄及后期创作经验的唐民皓及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侯毅敏为绘本系列“量文定制”摄影作品。
为呈现好的图片效果,作者和编辑团队就照片构图和情感表达细节一张张地琢磨推敲,编创团队为拍摄的表现效果绘制手稿示意图,演员的选择也经过多番推敲。
为了更好呈现图像效果,《外婆桥》和《到北京过年》都历经二次拍摄,从背景、妆发、情感等方面都精细打磨。在《外婆桥》的拍摄中,为演员准备的蓝印花布服装不太合身,侯毅敏专门买了一台小缝纫机为演员改衣服;《到北京过年》的拍摄中,为了呈现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拍摄工地宿舍的场景,唐民皓也是多方求助,终于得以拍到绘本中感人的父子共处的画面。
以书为本,影视发展
少年们的中国梦,不止于纸上表达。
据介绍,这套绘本的创新不仅仅止于呈现形式由绘画改为照片,也从静态转为动态,以微电影与绘本内容互为补充。这是“中国童年影像绘本系列”的一个重要融合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