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东海部分开渔,加上北纬12度至“闽粤海域交界线”的南海海域(含北部湾)8月16日全面开捕后,来自福建、广东、广西的各类海鲜大量涌入温州市场,不仅梭子蟹、黄姑鱼、小黄花鱼、带鱼、鲳鱼、野生大黄鱼等几个主要品种的数量开始增加,价格也进一步探底。然而,市场内大规模涌入的外省低价小规格海鲜也引发业内人士的不少担忧。
普通市民:百来块钱就能烧一桌海鲜宴
昨天,记者走访兴文里农贸市场发现,海鲜的种类、数量较半个月前有明显增加——梭子蟹开始“唱主角”,个头小一点的梭子蟹只要十来块钱一斤。此外,海捕对虾、带鱼、鲳鱼、鱿鱼、黄姑鱼的价格也都有所下降。“这几天海鲜都降价了,百来块钱就能烧一桌海鲜宴了。”正在购买鲳鱼的张先生说。
“对虾十来块钱一斤,个头小点的鲳鱼30多块钱就能买走好几条。”市场内售卖海鲜的周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海鲜的价格比一周前确实便宜不少,尤其是小规格的海鲜品种价格普遍降了两三成,一个上午基本都能卖空,“个头小不要紧,关键是价格便宜,一般客人好多品种一买就是好几斤。”周女士说。
业内人士:幼鱼比例过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虽然零售市场上小规格海鲜卖得热火朝天,却也引发业内人士的担忧。
“野生大黄鱼的产量目前已经达到历年新高,单单19日到21日这三天时间,我们市场150克以下小规格的野生大黄鱼竟然流入了两万多公斤。”据浙福边贸(苍南)水产城的副总经理、农业部定点市场水产品价格信息员陈良株介绍,从19日开始,该市场持续受到福建、广东、广西海捕类产品的全面冲击,虽然野生大黄鱼迎来了近10年来最大最集中的上市规模,但幼鱼比例占到50%以上。陈良株对此表示担忧,“小规格海鲜大产量、短时间的集中上市,会造成价格踩踏,加剧黄姑鱼、小黄花鱼、带鱼、鲳鱼、梭子蟹等品种批发价格进一步探底,不利于市场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陈良株说,来自批发市场的产量和价格情况直接反映了今年全国统一时间禁渔带来各渔场修复的效果是显著的。但从市场销售情况看,来自外省的野生大黄鱼、鲳鱼、带鱼的幼鱼比例太高,而且在海鲜产量井喷的情况下,渔民并没有大面积地增收,反而陷入低价竞销。
“加强保护幼鱼,提升质量和规格,全国各地都需要对幼鱼捕捞制定更接地气的标准,有更严格的立法。”作为业内人士,同时也是苍南县人大代表的陈良株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期许,“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消费者才能吃到更肥美的海鲜,渔民能赚到更多钱,海鲜市场才能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主管部门:捕捞规格、网眼尺寸都要管起来
针对幼鱼保护和标准,我省又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外省大批量的小规格海鲜涌入温州市场和大比例的幼鱼捕捞现状,主管部门又有哪些应对举措?
据了解,2017年年初,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印发《关于海洋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品种最小可捕过渡性规格的通告》,就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鲐鱼、三疣梭子蟹等6种海洋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品种,实施最小可捕过渡性规格制度:带鱼60克、大黄鱼125克、小黄鱼30克、银鲳60克、鲐鱼65克、三疣梭子蟹70克。禁止各类市场和餐饮场所销售未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保护品种幼鱼,从源头上遏制对海洋资源的破坏。对捕捞方法、最小网目尺寸也做了严格规定。
“小规格的海鲜不能卖,保护品种幼鱼总量不得超过装载渔获物重量的20%,灯光围敷网作业带鱼幼鱼比例不得超过5%。”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元武告诉记者,浙江省对于幼鱼资源保护和界定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是外省所没有的。所以,来自外省海域的小规格海鲜量大、价低,对温州海鲜市场会带来一定冲击和管理难度。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从4月15日起,全面打响幼鱼资源保护战、伏休成果保卫战和禁用渔具剿灭战。截至8月18日,全市共检查港口、码头、养殖场、市场等场点2781个,登检渔船3175艘,清理违规网具43215顶,收缴违禁渔获物75297公斤。查办案件363起,其中移送司法案件54起,移送人员1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