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中心镇

道场乡

2018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网络PK

2018-06-06 09:26:56 来源:浙江在线   

  道场乡是湖州市的南大门,城南村则是道场乡乡政府的所在地,境内交通发达,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号称“东方莱茵河”的长湖申线和东苕溪沿乡而过。区位优势独特,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

  今年以来,我乡认真落实省市区会议精神,遵循“建设美丽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城镇不能掉队”的标准,以道场城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市本级“美丽乡村升级示范样板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的丰硕成果。

  我们计划城南小城镇总投资近3848万元,重点打造一批结合当地实际的特色项目:一是以休闲南郊为主题,利用原滨水绿带改造近4000平方滨湖文化广场,提升整个片区活力;二是对岘山南闲置菜地、废弃土地升级为50亩的观光桃树园;三是结合陈英士墓、烈士陵园、碧浪园等纪念园将城南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四是对近400米苏湾河水体清淤,驳岸清理美化。截止目前我乡城南小城镇31个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70%,完成投资约26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年内率先完成、走在全区前列”的目标,乡、村干部组成一线攻坚组与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等单位全程现场办公,“拆、整、改、建”工作协同推进,确保9月30日前完成所有工程,12月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加快建设“人文道场、富美南郊”。

IMG_0253.JPG

IMG_0271.JPG

IMG_0264.JPG

  【小镇人物】

  吴兴区道场乡李学永:真情服务才能赢得信任

  道场乡城南村书记 李学永

  基层工作不需要惊天动地,而在于认真细致,用真情去赢得老百姓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道场乡城南村的书记李学永就是这么做工作的。每次找到他,他不是在拆迁、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场,就在老百姓家里做群众工作。

  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城南村地处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这里人员复杂,全村有八个村民小组,由于土地征用身份转换,目前务农的村民只有159人,管理着村里仅有的100余亩农田,而村里股民却有2207人。

  自2016年全省兴起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后,城南村坚定了彻底整治的决心。道场乡小城镇整治于2017年4月启动,但是城南村的土地性质、周边的环境非常得复杂。原来湖州市农科院的办公用房出租后成了废品收购点,小城镇整治启动后,村里出面协调搬迁事宜,但收购点考虑到利益问题,迟迟不肯搬迁,李学永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前前后后不下十次。一方面跟他们的讲政策;另一方面跟他们讲道理,强调废品收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承租人被李书记的真情实意所感动了,他们主动搬离了城镇。

  碧浪商城沿路的店面都是私人的,乱搭乱建现场严重。小城镇整治之前,店面出租只有17000元每间,整治之后,每间租金达到了25000元。当时违建的面积跟店面里面的面积差不多大,出于利益的问题,商户都不肯拆,乡村两级的协调不下于10次。面对硬骨头,李书记第一个冲在前头,他先做好房东的思想,其次还要跟经营户进行沟通协调,为了不影响经营户的生意,总是在晚上上门做工作。“作为村里的书记,整治中最难啃的骨头都是自己来啃。整治有时间节点要求的,在最关键的时候都是书记带领大家上门协调,有时候碰到讲不通的经常谈到夜里两点多。”城南村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道场乡小城镇整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江南工贸跟碧浪商城一直存在历史遗留的关于分界线分歧。在小城镇整治过程中,又把这些矛盾拿出来,要求村里先出面解决这一矛盾后再协商整治的事宜。李书记召开了多次商户见面会,并让商户推选代表。他专程登门拜访商户并进行谈心,并逐个击破。为解决消防通道的权属问题,书记和村委干部一起找历史资料,进行多次研究,最后确定消防通道属于公共面积,用于消防通道,并专门规划了停车车位,方便经营户停车,这样做既方便了经营户,又规范了周边环境,最终得到了房东和经营户的理解。

  “既然坐在这位置上,就要把工作做好。老百姓一开始有意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工作。大家的思想都有一个转变过程的,但真正享受到利益后,村民都会理解。刚开始老百姓在骂,现在整治后环境好了,老百姓的笑声多了,骂声少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李书记这样说。

  从去年四月小城镇整治启动以来一年多时间,李书记的休息天不超过10天。但是他感觉干得很充实。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工作的最大动力。

苏湾小公园水体整治2(前).png

  改造前

苏湾小公园文化广场整治(后).png

  改造后

苏湾小公园文化广场整治(前).png

  改造前

苏湾小公园文化广场整治1(后).png

  改造后

  2018年小城镇规划项目前后对比

  城南小集镇主要街道立面位于岘山北路南侧和岘山路西段北侧,岘山北路沿街建筑主要为上住下商的模式,岘山路沿街多为一层建筑,前商后住。现状两条商街立面缺乏特色,且设备、线路杂乱,有待进一步协调整治。相应问题:

  (1)卷帘门:集镇内街道卷帘门统一为蓝色全封闭式,色彩与集镇整体风貌极不协调,且存在部分商家私自更换。(2)防盗保笼:岘山北路沿街建筑普遍存在防盗保笼,但均不出墙,但保笼形式、颜色不一,部分保笼破坏原窗缘设计。(3)遮阳雨篷:岘山北路沿街建筑无遮阳雨蓬,但沿口排水口直接裸露,吊顶破损,部分照明设施线路外露,存在安全隐患。(4)空调机位:集镇沿街建筑均立面设有遮挡店招,但仍有部分空调外挂机、冷凝水管等随意外露,严重影响整体风貌。(5)屋顶:岘山北路沿街建筑风貌现代,为平屋顶,造型单一,作为南郊风景区的主入口,其建筑风貌缺乏南郊特色;(6)门窗:集镇沿街建筑一层店门形式多样,大多为玻璃门,且多贴有大字招牌,形象欠佳。(7)广告:集镇沿街建筑存在广告乱贴、乱拉横幅、乱射广告灯箱的现象。(8)店招铭牌:岘山北路沿街统一为为成排黑色格栅,但仍有部分店铺随意设置店招;岘山路尚未统一店招。

  整治后整体风貌呈现协调,防盗保笼集体更换,遮阳雨篷按照统一规格样式替换,空调机位根据设计采购,屋顶以南郊风景区的风格特色予以调整,广告更换成符合周边环境的新款造型,突出特点。

  城南苏湾文化广场,275m清理水面垃圾维护原有硬质驳岸,两侧绿化补植西侧滨水绿带空间营造,75m河道清淤,清理水面垃圾

  两侧生态驳岸环境保护与提升,9210㎡清理水面垃圾,去富营养化

  注重日常维护,生态驳岸绿化补植水上栈道设计,临桃园两侧空间营造,2275㎡清理水面垃圾,去富营养化注重日常维护,定期清淤

  生态驳岸环境保护与提升,整治前主要水系两岸以硬质驳岸为主,但水系西侧有较宽绿带,岘山南路以西也有大片待开发农地。在下一步的开发利用中可以结合绿带、农地开发,考虑该技术的运用并提升景观效果。集镇内水系近南端为生态驳岸,现状环境较差,在进一步整治过程中,可考虑该技术运用。同时在小城镇改造过程中特别在景观设计中应考虑该方面的因素。

  整治后在保留现有104国道沿线水系硬质驳岸基础上,远期伴随北部区域建设对改道的内部水系与之衔接处进行景观打造,提升驳岸亲水性。  规划突出城南小集镇“南郊门户+休闲公园”的功能特色,选取集镇内的重点区域进行园林绿地设计和核心节点培育,从而提升整个集镇的环境品质,形成良好的南郊北入口形象。由于点位比较零星细小,规划以确定大范围为主,在施工图阶段以进一步完善。

编辑:郭涛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