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奔跑2019·浙江厅局长访谈

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省整治办常务副主任张奕:把美丽城镇打造成浙江的又一张金名片

2019-02-27 16:40:4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黄玉环 陈丽丹 编导 孟雪倩 摄像 朱梦成 王昊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共创共享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推出“奔跑2019——浙江厅局长访谈录”,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用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用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用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zhangyi.jpg

  浙江在线2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玉环 陈丽丹 编导 孟雪倩 摄像 朱梦成 王昊)2019年是浙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收官之年。省建设厅、省整治办将如何审时度势、精准布局?2019年将如何继续扮靓小城镇,助力美丽浙江建设,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近日,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省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奕作客浙江在线演播室,畅聊“小城镇美丽蜕变”等网友关注的话题。

  解读蝶变密码 浙江1100个小城镇如何美起来

  主持人:张厅长,非常欢迎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我们首先想了解一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已经两年多,那么目前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果?

  张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深化“千万工程”的重大行动。省建设厅会同相关部门牵头这项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抓顶层设计,抓规划、抓项目、抓机制建设,推动实施,整治成效非常显著,远超预期。一千多个小城镇迎来了美丽蜕变,特别是百姓获得感明显增强,幸福感大幅增加。到去年年底,全省1191个小城镇中,已经有1100个按照要求完成了考核任务,占整个三年任务的92.3%。其中,有387个城镇在这些乡镇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美丽城镇的样板。

  具体说来,有五方面的成果:

  一是环境品质日益提升。坚持以消灭“脏乱差”、实现全域整治、洁净有序为底线,突出背街小巷的环境治理。

  到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卫生乡镇55个,比整治前增加了29个,同时有30个乡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的暗访和技术评估;创建省级卫生乡镇883个,比整治前增加了622个,创建比例高达96%。这些数字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在市一级层面,我们市卫生乡镇创建实现了全省的全覆盖。环境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洁、序、美的华丽转变。

  二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环境卫生、市政管道、公用厕所、停车场所、公园绿道、集贸市场这些方面,我们都科学建立项目清单,精准发力。

  到去年年底,我们累计新建街头广场一共有1290个、改造提升1209个,新建小镇客厅538个,新建绿道7300余公里,新建城镇中的垃圾中转站有611个——这个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垃圾中转站的改造提升867个,新建公共厕所4100余个、改造提升1.2万余个。在新建农贸市场建设方面,对标新建338个、改造提升875个。通过街角集中划片等方法,在乡镇新建停车位49万个,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停车困难,补齐了我们乡镇基础设施短板。

  三是文化内涵日益彰显。在整治开始的时候,为防止乡镇在集中的三年整治行动中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我们坚持“一镇一方案、一镇一特色”,通过深入挖掘乡镇的乡土文化,来保护自然人文,重现乡愁记忆;把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乡贤文化、家风家规以及地域特色元素都融入到整治项目中,融入到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节点中。

  两年下来,我们打造了个性鲜明的入镇口2439个,保护历史文化街区921条,保护历史建筑7798处;同时,整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97个。让不同小镇的个性,形成全省乡镇的共性;而我们的共性,就是由不同的个性组成。

  四是长效管理日臻完善。以“最多跑一次”理念实现治理集成化,把小城镇长效治理与基层“四个平台”建设有机结合,推动智慧城管向城镇延伸。

  我们积极倡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治理模式,实现自治、德治、法治的融合。

  完善小城镇的区域治理,建立健全小城镇“市政、园林、环卫”长效管理、“线乱拉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了符合城镇长效管理的治理体系,对比以前,我们的长效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五是产业转型势头良好。坚持产镇融合,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来推动小城镇产业转型升级。

  两年多来,全省小城镇中小微企业园区建设集中度明显提高,企业科技化、生态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累计整治“低小散”企业(作坊)37000多家,新增小微企业园372家,新建(改建)标准厂房2950万平方米左右。美丽环境正在转化成美丽经济,美丽经济正在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

  主持人:在如此短时间内,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您认为这中间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借鉴的“浙江经验”?

  张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全省实施两年多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如果说体会,我觉得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政府重视、全民参与。两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镇实施、群众共建”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都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或者是政府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我们建立了专班,实施实体化运作,专项专门负责这项整治工作。在乡镇层面上,也专门组建了整治工作队伍,确保整治各项工作组织到位、机制能够健全、职责能够明确。我们现在形成了省、市、县、镇、村五级抓整治、群众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二是规划先行、项目引领。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当地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规划都做了衔接,坚持把规划、建设、整治、管理、运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规划“回头看”活动,持续抓重点项目设计,抓住重要街区、重要地段、重要项目的方案,包括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公共服务项目这些设计方案,能够打造了一批精品项目。

  三是创新举措、保障要素。两年来,各级各部门协同用力、精准发力,不断探索总结,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比如我们在环境卫生整治的过程中,用了“创建制”的办法, 在城镇秩序的整治过程中,用了“销号制”的办法、在乡容镇貌的提升方面,用了“项目制”的办法。

  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实施方案的制定、政策要素保障、各项专项行动,在项目推进、服务指导、督查考核等方面,一共出台了70多个政策文件,有效地保障和推动了工程实施。我们也推广了EPC模式在小城镇中的实现、推广了土木“三十六计”的实践经验、线乱拉“20字战法”治理做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系列作战方法、政策意见和工作举措。

  四是建管并重、科技支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基础在“建”,关键在“管”。为此,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覆盖我们乡镇的驻镇规划师制度,这个制度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发文点赞。驻镇规划师、驻镇建筑师、驻镇园艺师,不仅保证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正确科学的方向,也会不断丰富和延伸小城镇长效治理,同时保证规划实施的刚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们在全省的乡镇里面,驻镇规划师已经达到了100%的全覆盖。街(路)长制+全科网格员管理制度已经全面实施,整治范围内,我们全省的街(路)长一共有17700多名;我们在乡镇建成的道路视频监控点位一共有51000多个,已建成数字警务室594个,“两站两员”全覆盖。这些都是在这两年中建设完善的,为我们整个乡镇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非常强大的物质基础。

  五是党建引领、干部有为。各地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想大事、谋一方的引领作用,打造了一批整治铁军,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

  比如,庆元县有个张村乡,乡长胡云燕产假没有休满就回到岗位,大夏天一走就是一整天,错过女儿“饭点”是常事。婆婆送来给她喂奶,喂饱女儿之后,她又匆匆忙忙回到整治战场。

  又比如,磐安县方前镇党委书记羊菊春,始终带头冲锋在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当地的百姓都叫她 “火把书记”,说她像火把一样,照亮着大家。她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正是爱看动画片的年纪,但他却最爱看《磐安新闻》,因为妈妈平时无法陪伴他,只有在新闻里才可以经常可以看到妈妈。

  刚才两个例子,是众多基层整治干部的小小缩影。在小镇蝶变的背后,是党建的力量,是我们干部沉下心来攻坚克难的责任,他们开启“5+2”“白+黑”的工作状态,奋战在整治第一线, 用自己的汗水来换取小镇的变化,让小镇美起来,用自己的辛勤,让百姓露出笑颜。这是我们工作成效体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