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中心镇

平湖新仓镇:省级“文化强镇”彰显文化“软实力”

2018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网络PK

2015-06-09 14:02:26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吕玲 通讯员 倪聪耕 沈晓琴 任迎春 

  #!time!#连日来,在平湖市新仓镇,各村(社区)的文化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文艺节目,备战将于6月下旬举办的新仓镇第七届“芦川文化节”开幕式暨“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展演活动。这也是新仓老百姓一年中最期待的民间群众文化盛宴,势必将为这座历史悠久的“东乡第一镇”注入浓烈的文化气息。

  新仓,经过920多年的历史积淀,孕育形成了以盐船河为代表的盐文化、船文化、河文化,以“平湖派琵琶”、“平湖钹子书”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以“着癞子”、“野米饭”、“眉毛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一颗印”为代表的民居文化,以“倚阑娇”为代表的花卉文化,以赵汉、黄金台、陆维钊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2011年,新仓镇荣获首批“浙江省文化强镇”称号。

  传承非遗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着癞子!着癞子!田里好来生金子!着癞子!着癞子!田里好来讨娘子!”正月十五“着癞子”,是新仓镇民间的传统习俗之一。每逢正月,人们为了祈祷新一年的庄稼可以丰收,便会点上火把,在田间奔跑,口中还唱着“着癞子”歌谣。

  近年来,独具匠心的新仓人根据这一民俗,创作出了特色舞蹈节目《着癞子》,先后获得浙江省“文化会亲”精品节目展演金奖,还远赴韩国参加亚洲音乐舞蹈艺术节并获得群舞类金奖。去年12月,《着癞子》还登上了2015浙江省非遗电视春晚节目录制的舞台,也是平湖市唯一一个登上该舞台的非遗项目。

  除了着癞子,编草鞋、剪纸、做眉毛饺、做撑腰糕、印花团圆、做香袋……新仓镇的民间非遗节目可谓异彩纷呈。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挖掘与传承新仓的非遗项目,新仓镇文化站以“民间非遗”为主题,向全镇各村发出征集令,邀请各村民间“高手”,为群众展示本村非遗作品,引起了百姓的强烈共鸣。

  “一提起新仓的非遗传承,就不得不说平湖派琵琶!”据新仓镇文化站站长谢红叶介绍,平湖派琵琶闻名遐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四大琵琶流派之一。2008年6月,平湖派琵琶被收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艺术瑰宝,近年来,新仓镇将新仓中心小学作为平湖派琵琶的传承基地,专门安排琵琶专用教室、落实各项教学设备供学生学习。“我们不仅培养青少年学习平湖派琵琶,还让普通老百姓也参与到平湖派琵琶的传承中去。”谢红叶告诉记者,如今镇里已经组建了专业的琵琶队,将在今年的“芦川文化节”上一展平湖派琵琶的风采。

  挖掘特色让百姓生活“动”起来

  近日,新仓镇友联村文化礼堂内人头攒动,格外热闹。原来,平湖市首家“瞒瞒子馆”在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一探究竟。据了解,“瞒瞒子馆”是友联村文化礼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原有“乡村记忆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村的文化资源,用谜面文字与谜底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

  “瞒瞒子”,即民间谜语,也称之为“谜谜子”或“谜子”。据民间文艺家邓中肯先生研究成果表明,新仓本地的“瞒瞒子”有1000多条,简约精炼。

  如今,“瞒瞒子”已成为传播百科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记者了解到,此次友联村还将“瞒瞒子”与钹子书结合起来,以方言表达的形式编排了“一村一品”节目《我爱瞒瞒子》,让更多老百姓乐在其中。

  近年来,为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新仓镇不断挖掘文化载体和特色节目,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和底蕴。去年6月,新仓镇率先启动村歌创作,得到了各村(社区)的积极响应。在村歌创作过程中,该镇9个村(社区)纷纷邀请本村文化名人、老教师、村民代表等畅谈自己村的历史人文及发展变化,有些村还邀请了名家创作,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接地气”的作品。

  杉青港村的村歌结合“白鱼望娘”美丽传说以及古桥“仁寿桥”,述说着尽孝的优良传统;友联村的女生二重唱《幸福友联》,将村歌与广场舞相结合,完美演绎了“幸福”的真谛;石路村围绕生态长廊,将本村特色农产品写入歌曲……一首村歌代表一种风土人情,一首村歌唱响一种幸福生活。为了让村歌更加深入人心,各村还通过农村广播循环播放、村级文化礼堂歌词上墙、村歌与广场舞结合等形式,不断提高百姓的知晓率。

  在“村歌创作演唱大赛”、“芦川文化节”和“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展演等活动的搅热下,新仓镇掀起了一阵阵群众文化的高潮,让老百姓的生活“动”了起来。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