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展现了一幅两小无猜充满童趣的画面。同样,逢年过节要出来热闹一番的“竹马灯”也时常萦绕在仁和老人姚荣铨的儿时记忆里。“青梅竹马”,在仁和人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解释。
曾被遗忘的竹马
“高头竹马”属于马灯舞范畴,又名“竹马灯”,也叫“跑竹马”,是汉民族一种主要的民间舞蹈形式。其悠久历史,最远可以追溯至宋代的《梦粱录》,其中就有关于民间跳马灯舞的记载。
出生在仁和街道永泰村的姚荣铨今年74岁,对他而言,1945年的记忆是最热闹的。那年他5岁,第一次在庙会上看到了高头竹马灯舞的表演。一个个马头高高仰起,以竹篾为骨架,裹以彩纸装饰,“马”分前后两截,系于舞者腰间,如骑马状。表演者或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加之锣鼓衬托,舞乐齐发,场景十分震撼。
据说,“高头竹马”的表演又叫跑阵,有各种阵法,主要有四方阵、盘角阵、元宝阵、斜角阵、拜菩萨、锁条阵等,各种阵式都有特定的含义,通过阵图与动作的配合,表现出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的气势。这种民间艺术以生活为原型,表达了农人在装点节庆和丰收时节,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农事一马当先的美好愿景,故而一般出现在逢年过节、各种庙会以及农家的婚庆喜事上。
“解放之前演的比较多”,姚荣铨回忆,解放以后,“高头竹马”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很多人选择了遗忘,可是在姚荣铨的脑海里,那年的场景依旧,儿时的情怀尚在。
重拾孩童的记忆
2003年,文化部门组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民间艺术普查,这让姚荣铨看到了希望,他立即上报了“高头竹马”这个项目,并通过深入调查,拜访老一辈的表演者,搜集并整理出一套关于高头竹马的一系列情况,如高头竹马的制作、表演人数、服装设计和乐队乐器等。该项目一经报道便立即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在仁和街道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由姚荣铨带头,将人们对高头竹马的记忆汇集到一起,经过半年筹办,一支高头竹马队伍终于重现江湖。
“最难的是召集人员组建起这支队伍”,姚荣铨说,永泰村对解放前的马灯道具一直保存完好,可是在人员方面,曾经表演过马灯的老年人都舞不动了。而现在的年轻人中又很少有对这一项表演感兴趣的。所谓“招兵买马”,马有了,兵却毫无着落。据姚荣铨介绍,当时的招人启事发出去好久之后才有两人报名,而且年龄也都在60岁以上了。
召集人员的辛酸让姚荣铨对高头竹马这项文化遗产的继承感到忧虑。所幸后来在仁和街道的大力宣传之下,新队伍的人员问题才算解决。紧接着,在姚荣铨的带领下,高头竹马队的成员们挤出平时的休息时间,认真排练,终于在余杭区第一届非物质文化展演舞台上华丽亮相,并收到了领导和观众们的高度评价。此后,高头竹马逐渐升级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姚荣铨也成为了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和高头竹马灯舞)的代表性继承人。
据了解,为了能更好地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仁和街道还组建了少儿竹马队,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舞蹈中重拾老一辈的精神财富。
青梅未枯、竹马未老
如今,除了在农家的花田喜事以及各地的庙会上可以看到高头竹马外,每年的企业年会和一些大型舞台上,人们也都能一睹这非遗文化的风采。不过,重新整队的高头竹马又与解放前不同。在内容上,原来的8匹马变成了现在的12匹马,相应的,马夫也增加了两位;在器乐上,过去用的是金腔锣和小鼓,现在改为铜锣和大鼓,气势更大;至于道具,过去用彩纸装扮“高头竹马”,马胫上的髻毛由芙蓉花染色后替代,而如今的“高头竹马”应用彩色金丝绒,马胫上的髻毛由红绿丝线取代,整体的打扮比以前更鲜艳,表现得也更为气派。
“中国人讲究热闹,越热闹越有福。”姚荣铨说。同时,为了使“高头竹马”的表演更具观赏性,他们还在过去单一的舞步中融入了更多现代化的舞美动作。就这样,仁和高头竹马便从民间走向舞台,从仁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8年,仁和高头竹马参加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俗展演;同年参加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并获铜奖;2009年,参加第四届西湖之春艺术节“群星大舞台”;同年获得全国传统舞蹈大赛金奖;之后又亮相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深受大众欢迎;2010年,仁和高头竹马前往新西兰元宵灯会进行表演,获得了新西兰总理、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的充分肯定;同年,“高头竹马”获浙江传统舞蹈展演最佳展演奖;2011年10月,该节目再次锤炼后参加浙江省民间舞蹈大赛,并成为夺冠的热门节目……
超山梅花、仁和竹马,这一对“青梅竹马”在余杭玩耍了数十载,却最终没有变成无情岁月造就的牺牲品。可以看到,超山的梅花一年比一年盛,仁和竹马灯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了它的热闹。“青梅未枯、竹马未老”,要论传奇,无非是对创新的一份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