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中心镇

嘉善西塘 无处不活力

2018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网络PK

2014-04-17 07:56:5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文/ 仇欢 

  #!time!#西塘,江南水乡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橹声悠悠,这里凤鸣锵锵,千年风雨塑造了秀美如画的风景,三地交界孕育了和谐柔婉的人文内涵。

  西塘的闻名遐迩与好莱坞不无关系。阿汤哥在白墙黛瓦间的跳跃穿梭,在烟雨长廊间的飞速狂奔,也把水乡西塘带给了全世界。

  “一条水巷弯弯流,水巷的船儿轻悠悠,巷边桃花胭脂色,青砖墙外开满枝头……”唱的就是西塘。西塘,就是这样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所在,她穿古透今,始终幽雅而从容。

  有人思索:“你想住在一座什么样的城镇?”这样的开放性问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简单勾勒一下,可概言为宜业、宜游、宜居。如今,古镇西塘正在蝶变,她不仅因是活着的古镇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更因她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蝶变,让她足以呈现一个理想中的传统田园牧歌和现代时尚生活相融合的现代城镇。

  聚变:产业多样化

  城镇经济活动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西塘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于持续增长的产业经济。

  千年古镇西塘的城镇化之路,与其旅游产业息息相关。旅游业不仅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还吸引了眼光独到的投资客,也为本地企业家提供了更多机会,更给西塘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西塘景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1997年到2003年,是古镇旅游的基础设施改造期;从2003年至2008年,是西塘旅游的宣传营销期;2008年之后,则是西塘旅游的产业引导期。2013年,旅游票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被评为2013亚洲年度最佳时尚旅游胜地和最美中国——文化魅力主题特色旅游目的地。据介绍,西塘目前正在争创全国“5A”级旅游景区。将来,古镇居民将生活在“5A”景区里面,“他们既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获益者,这正是‘西塘模式’的魅力所在。”

  如果说旅游产业让人们揭开了西塘的面纱,那么纽扣产业又一次重新定义了西塘。在西塘的纽扣博物馆里一颗最寻常不过的纽扣,却能投射出西塘人民勤劳致富、聪明智慧的影子。从一片阡陌纵横的工业处女地起步,如果没有开放的视野,又如何站上产业的大舞台?

  西塘大舜被称为“中国纽扣之乡”,在西塘的产业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但是和大多数浙江的纽扣生产企业一样,还是以低小散为主,一个店面成为很多“企业”全部家当。为了进一步发挥西塘纽扣的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档次,西塘从平台建设着手,通过建设专业纽扣产业平台,加快纽扣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打造纽扣产业升级版。

  近日,运营了一年多的中国服装辅料网获得广州一家纽扣企业15万元的广告投放订单,虽然广告额度不大,但这让网站的投资者——嘉善天路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善锋感受到该网站的价值正被看好。这个以“阿里巴巴”模式建设运营的电商平台正引领着西塘纽扣产业电商换市的发展。

  通过转型升级重新孕育高端产业并不局限于本土传统产业,依托嘉善电子信息产业园,西塘镇也加快了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培育速度。2013年,西塘镇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4亿元,增长20%。富鼎电子被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富士康园区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百家智慧创业园区,新增国家级火炬计划专项2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新产品22个、专利466件,成功获批国家服装辅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在转型升级这一强大引擎的推动下,过去几年西塘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依靠要素发展逐步到依靠科技人才、创新发展;从西塘制造、西塘创造到西塘智造。2013年,西塘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厂房35940平方米,消化转而未供土地308亩,腾退低效用地300亩。

  城镇是一个多元开放平台,小城市培育,能够让各类生产要素充分地碰撞、联结、升华,在技术、技能和创意三轮驱动形成新的经济形态下,构建现代城市的战略路线图。今后,西塘还将在五大产业上精耕细作:一是以古镇区为核心,大力发展旅游主体产业和高端配套产业;二是以祥符荡区域为核心,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三是以新城区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城市综合体;四是以出口加工区和纽扣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五是以安平老年健康生活社区为核心,大力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业。

  融合:古镇焕新姿

  走在西塘深深的弄堂里,不由得让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里丁香般的姑娘。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的注解。

  2013年7月,嘉兴市公布了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名单,这个嘉善县的西塘古镇名列其中,历史与愿景的碰撞引发反思与求索,也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调整:搭乘“产城融合”号列车,开往理想城市。

  当古镇的“产”在不断加速发展,“城”是否跟上了脚步?小城市培育之路,需要超前的战略眼光。早在1986年,西塘就提出了“保护老区、发展新区”的思路,开始进行城镇建设规划。1996年又请同济大学专家围绕全面保护古镇风貌特色这一主题,对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全面修编。2000年西塘又及时编制了西塘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主要传统街区的景观整治规划。2013年,西塘镇以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为契机,依托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建筑等资源,不断完善城镇的规划布局,释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编制完成《西塘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东扩、南延、西优化、北调整”的城市发展总体策略,打造“一中心、四组团”的西塘发展版图。

  老镇区通过立面改造旧貌换新颜,使景区内外视觉上趋于统一,做到“城区也是景区”;景区内各个细微之处进行精细化加工升级,使古镇既精致典雅,又时尚亲切;镇区东侧占地1000亩的祥符荡即将开发,将为古镇西塘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南侧新城区将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城市综合体,与古朴的旧城区互为补充;西侧和北侧发展新兴和传统工业,西侧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平台,培育新兴信息电子产业群,北侧以大舜服装辅料创业园为平台,培育纽扣产业群。

  “在这里生活久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铺都充满了感情,我心目中的新型城镇,应该是带有一种田园牧歌式情怀的、有灵魂又活力无限的小城市。”一位在西塘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小城市培育之路,是现代与古典交融,宜居与宜业相连,繁华与清新结合。西塘坚持让居民生活在古镇区内,让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像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和兴:生活新风尚

  西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纵看西塘全镇,竟找不到一处张扬的飞檐翘角,这与西塘充满各处的平民文化息息相关。“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的人生信条深深地镶进了这些建筑语言之中。

  晚饭过后,西塘镇许多村部的广场是最热闹的地方。伴随着排舞音乐声的响起,村民都会聚于此。西塘人幸福的笑声,在音乐声中更加显得爽朗而清晰。

  西塘2013年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6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人,公益性岗位增加到110个。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五大基本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

  西塘镇鸦鹊村的民政助理员卓娟英对村里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深有感触,“我们这里的设施和服务都赶上县城里的啦,而且村里老人们20分钟之内就能走到。”5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设有活动室、阅览室、棋牌室、洗衣房、休息室等,眼下每天平均有30名左右的老人会到中心聊天或是看电视,还能吃到“爱心午餐”。

  近年来,西塘合理追求GDP,保护文化DNA,同样,精神文化的DNA也触手可及。田歌、越剧、七老爷庙会、跑马戏、摇燥船、荡湖船、踏白船——西塘的民俗原真性地保存了西塘人的生活脉络。我们的节日·端午——环汾湖·江浙沪龙舟邀请赛暨嘉善县首届龙舟比赛、浙江省首届村歌创作演唱大赛、嘉兴市公共文化大舞台·2013戏曲社团精品折子戏邀请赛等文化活动……不断从精神生活上丰富和拓宽。

  如今,有客栈的老板说,房间每天都客满,希望再开一家分店;酒吧里的歌手说,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唱一首心灵的歌谣,是自己最快乐的事;村里的老人说,住进了新建的小区,生活环境更优美了;外来的打工者说,梦里西塘,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西塘,一个自然生态、和谐共存、自由多样和诗意居住的经典城镇。沿着悠悠狭长的小巷,踏在青黛色的石砖之上,沐浴在阳光下,脚步就在不知觉不经意间放慢下来,踏在了古镇的脉搏上,每一步都有着历史和现代交融的气息。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