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诸暨市
诸暨枫桥创新社区警民共治新模式
“上周社区民警有没有去你家走访?”“你对民警的走访是否满意?”“你对派出所工作有什么建议?”……近日,诸暨市枫桥镇的老百姓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回访三问”短信。从去年3月开始,枫桥派出所创新社区警民共治新模式,要求社区民警下基层、访群众、有回访。这是对社区民警每周走访的督查,加深了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熟悉。据了解,这是去年枫桥派出所创设的“十访十清”常态化走访工作载体,将常规的基层基础工作进行认真梳理,整合成基层治理十个方面工作重点,提出社区民警入户走访率、民警和群众双向熟悉率、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度等一些刚性要求,最终形成以“十访十清”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载体。
每个星期,社区民警需要走访当地20户农户,再由综合指挥室抽取其中5户进行回访。截至目前,枫桥派出所民警共走访当地群众16896户,回访3400余户,完成了对整个枫桥镇以户计算62.3%的群众的走访,走访满意率达99.4%,被枫桥人亲切地称呼为“邻家警察”。
在走访过程中,社区民警们主动添加辖区群众为微信好友,把网络社交平台发展为另一个“为民解忧”的治理平台。

金华·浦江县
浦江“红色薪火”工程培育村级后备干部
如何打造一支过硬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优质的领军人才?今年1月,浦江实施村(社区)后备干部“红色薪火”工程,明确规定要将后备干部任命为党建联络员或村(居)务联络员,在村里列明身份并公开职责分工,接受村民监督,列席重要会议,真正让“后备干部”成为村里能人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体现在选举上。“红色薪火”工程对后备干部的选拔标准及程序作出严格规定。“选举过程中,镇党委发挥了重要的把关作用,有效避免了村内宗族势力插手后备干部选拔,助力推选一批政治过硬、有群众基础、有实力引领乡村发展的后备干部。”郑宅镇党委书记张若来介绍。
“后备干部最终能不能晋升,靠的是村民投票。民心从哪儿来?是在和村民们不断打交道中积累起来的。只有让后备干部多走村入户,接受一线锤炼,他们才有可能从后备‘转正’为村两委干部。”浦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骆安表示。
截至目前,浦江全县429个村(社区)共选拔出后备干部431名,平均年龄31.4岁,其中80后约占61%,90后约占32%,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约占66%。
杭州·余杭区
沟通零距离 塘栖村每月召开“村情发布会”
“能不能讲一讲咱们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以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和远期规划?”3月23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栖村在村文化大礼堂召开当月“村情发布会”,村民唐国强首先发问。“3年总规划投入资金4500万元,2017年共开标7个,其中基础建设中标价820.82万元,目前全部完成……”村党委书记唐国标详细介绍了每个项目的内容、中标价以及完成情况,还讲解了三期建设规划。
“对回答满意吗?”“满意。”主持人确认后,其他村民站起来问。当天,共有5位村民提问并获得满意解答。
类似的发布会,塘栖村每月都要召开一次。“全村共有16块LED显示屏,每个自然村至少1块,我们把商定的议题、反馈人等通过显示屏、信息平台等广而告之。”唐国标介绍,除特殊情况,一般是结合每月25日的主题党日召开“村情发布会”,村班子成员和村民面对面、开诚布公地沟通对话,把村里的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议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