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清清长水塘 白鹭翩翩来

2014-07-03 09:53  来源:海宁日报记者 俞伟慧 通讯员 陆萍燕

  #!time!#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工程位于市主城区北部,第三水厂东侧,呈长条形分布,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500米,西以沪昆铁路为界,东以俞家桥北路为界,北至秀洲区界,南至长山河,占地面积2608亩。

  2011年,工程开工建设,已连续4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分东西两个区块建设,西区于去年底投入试运行,东区正在建设中,力争10月份具备试运行条件,整个工程今年底完工。完工后,每天能净化水30万吨,蓄水总量70万吨,可供第三水厂应急用水3天以上。

  生态湿地污水治理奥妙多鱼儿水草都是治水主力

  当水流经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后,水质如何提升,湿地里面究竟有何奥妙?

  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湿地主要功能区由预处理区、根孔生态净化区、水位提升、曝气充氧区和深度净化区等组成。总的来说,当微污染的水通过这个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预处理区:能阻挡垃圾等漂浮物进入湿地,起到缓冲、沉淀、过滤的作用,可降低水体浑浊度。

  根孔净化区:这一区域里种植芦苇、菖蒲、香蒲、灯芯草、茭白等挺水植物,水经过该区域时,和土壤、植物、微生物产生截留净化效果,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石油类、铁、锰、浑浊度、总氮、总磷等含量。

  曝气充氧区:通过泵站提水和跌水为水体曝气充氧,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利于微生物降解。

  深度净化区:这一区域里,生活着鳙鱼、鲢鱼、螺蛳等水生动物,还有不少沉水植物,水体中的有机物在这里得到进一步降解,水体中的细颗粒物在此沉降,可以降低水体中氨氮、石油类、铁、锰、总氮、总磷等含量,储备水厂备用水。

  西区净化效果明显氨氮指标从V类提升至II类

  水质好不好,水体中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CODcr),以及金属指标铁、锰的含量等指标至关重要。

  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工程西区已试运行半年,市水务集团每月固定对湿地进出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水质净化效果如何?

  记者拿到了1-6月份湿地西区水质检测报表,从这份报表上可以看到,西区半年试运行下来,净化水质效果明显,水体中的铁、锰分别减少49%、51%,氨氮减少65%,总磷减少45%,浑浊度降低57%,各项主要指标去除率均达到了设计标准,总磷、铁、锰、高锰酸盐出水指标均能达到提升一个类别的要求,氨氮指标更是从V类提升至II类。

  水质变好引来成群白鹭栖息

  “你看,白鸟多了,肯定是水质环境变好了,才吸引它们过来。”海昌街道勤民村村民倪阿来说,他口中的“白鸟”就是白鹭,有着修长的腿、雪白的身体、长长的脖颈、尖尖的嘴巴,对水质环境要求很高。

  倪阿来家就住在长水塘生态湿地的北面,他每天上班都会经过盐湖公路上的公铁立交桥,站在桥上,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鹭栖息在湿地上。

  白鹭在海宁并不少见,但倪阿来发现,就是湿地开工建设以来的这几年,白鹭越来越多,很多都在这里安了家,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尤其是早上和晚上,成群的白鹭出来觅食。有的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有的在岸边嬉戏逗趣。

  倪阿来希望这些白鹭能一直留在这里,风景变美了不说,还能监督水质。“假如水质变差了,环境污染了,白鹭自然会飞走。”他也希望湿地建设能早日完成,造福全市百姓。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