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文化礼堂”提升桐乡乡村文化气质

2014-05-28 08:17  来源:今日临海记者 孔越

  #!time!#礼堂、学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2013年,27座农村文化礼堂让桐乡乡村风貌亮点频现;2014年,另有20座文化礼堂又将揭开面纱,文化气质的提升将成为这近50个乡村的全新变化。

  5月27日,记者来到洲泉镇坝桥村文化礼堂,这里是桐乡市首批文化礼堂的典型代表之一。

  蚕桑是坝桥村的标志之一。几千年前,这里成为中国蚕桑丝织的起源地之一。而一年前,这座由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改建而来的文化礼堂又在这里生根发芽,在过去与当下的交融中,逐渐成为坝桥村民的精神家园。

  砖混水泥结构、五角星、红旗、木窗、标语……走近坝桥村文化礼堂,这一建筑强烈的年代特征令人眼前一亮。

  推开文化礼堂大门,40多年前的礼堂格局跃入眼帘,木制长椅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正对一个宽敞的舞台;四周墙面绘制着毛主席画像、语录等;礼堂后部,陈列着记录该村的近百幅老照片,画面写实、富有震撼力。今年3月5日,洲泉镇曾组织敬老院的老人来这里参观,勾起了不少老人尘封已久的回忆。

  在文化礼堂的隔壁,是中国·江南蚕俗文化博物馆,以图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蚕桑历史和蚕桑丝织技艺。“将文化礼堂与蚕俗文化博物馆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文化的内涵,也有利于悠久的蚕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坝桥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沈杰说。

  这是坝桥村文化礼堂的建设特点,依托原有的建筑,避免大兴土木的同时,又能承接传统文化的脉络。

  一到晚上,崇福店街塘村文化礼堂总是灯火通明,这里已经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打乒乓、看书、喝茶、跳广场舞……

  虽然文化礼堂起步不久,但村民们对它的未来,却抱有很大的期待。

  “如果一些文体活动能够在村里长期举办,再不定期举办一些上面送下来的大活动,那文化礼堂肯定更受欢迎。”店街塘村村民朱翰明说得殷切。

  这与桐乡建设文化礼堂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

  “在建设文化礼堂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扎根乡村的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市文化局副局长张琳说。

  于是,一张为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定制的“全年服务菜单”已经出炉:村歌创作辅导30场次、排舞辅导200场次、摄影辅导30场次、文艺演出100场次、非遗传承人进文化礼堂20场、文化共享工程推广影片播放20场次、送图书下乡20场次……此外,今年全省文化礼堂乡村排舞大赛也将在桐乡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培训、服务和活动让我们想象到了今年桐乡农村文化礼堂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场景。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